趁着休年假,张女士这几天收拾家,翻腾出不少“存货”。“这不都是你买的‘神器’嘛,咋都成了压箱底的货?”听着丈夫的调侃,张女士也只能摇头苦笑。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因一时新奇和冲动,购买了所谓的“神器”,用起来却问题多多,最终这些“宝贝”只能闲置“吃灰”。
“神器”一箩筐
张女士也没想到,收拾了3天家,从橱柜里、衣柜顶等地方找到了一大堆“神器”。作为邻居,记者也感受了“神器”之神。
“这个是蚝油按压泵,这个是S形挂架,这是洗菜池的垃圾过滤网……”指着茶几上满满当当的各种物品,张女士一一介绍。当看着丈夫拎起来巴掌大小的塑料小篮子时,张女士愣了一下,犹豫地说:“这应该是叫沥水篮吧?”挺长时间不用,张女士已经记不得用途了,好一阵才想起来。“是了是了,挂在洗菜池里,钢丝球洗完碗带着不少水,可以放进去干着。”
一说到“神器”,市民刘亚妮张口就举出了好几种自己买的美颜“神器”。像眉毛印章、双眼皮训练器、懒人眼影之类的,仅仅是眼部的就凑成套装了。刘亚妮说自己记吃不记打,这边刚清理了一批,那边又开始网购,不知道买了多少。但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没几个。
问题一大堆
买上“神器”,为啥不用?“别提了,也不知道是咱不会用,还是卖家坑人,反正卖家秀和买家秀真是天差地别。”刘亚妮气鼓鼓地说。就拿懒人眼影来说吧,卖家秀里的美女宣称,轻轻一抹就“美美哒”,刘亚妮火速下单。“收到之后一用,刷头太大,很容易刷到下眼睑和鼻梁。颜色很美的枫叶焦糖红,抹到脸上倒像是被人揍得眼肿了。”
“哪有什么‘神器’,尽是坑。”张女士拎起沥水篮说,广告说放钢丝球、洗碗刷,既能沥水又不占地儿。买回家,高兴不过两三天就发现,沥水篮里永远是潮湿的,容易发霉、滋生细菌。再看S形挂架,广告演示一个挂架可以轻松挂起多条裤子。但实际使用当中,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架子挂起来很容易,中间的架子空间非常小,必须把裤子整理得很平整往里塞才能挂上,但又会把已经挂好的裤子弄变形。取裤子同样费劲,由于裤子一条压一条地挂在一起,取用其中一条时,相邻的裤子会被打乱甚至连带着掉下来,很麻烦。
采访中,居民们纷纷吐槽,各种“神器”太多,实际使用名不副实。
卖货一阵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从两位卖家的话里可以找到答案。
“以前也卖过一些‘神器’,后来觉得影响信誉,便不做这种生意了。”淘宝电商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些东西玩的就是一波流行,网上炒起来火爆一时,不管卖完卖不完,一阵风刮过去就拉倒。”多数“神器”经不起市场的检验,消费者上手使用就能发现并不实用。有的消费者会联系卖家退货或者给差评。
抖音电商陶女士举例说,“比如饺子皮‘神器’,其实就是两片小木板连接起来,9块9包邮,成本很低,恐怕邮寄费用都比成本高。地漏防臭‘神器’就是很简单的塑料制品,工艺也简单。”这东西赚的就是“快钱”,来去一阵风,销路好赚了就赚了,货品卖不动也没有多少损失。
与陶女士有类似经历的同行表示,所谓的“神器”,就是网红和商家变着法儿圈钱的产物,没有多大使用价值。注重品牌和商誉的卖家,了解实情后便不再销售。
不妨细打量
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完整的新产品开发过程应该包括产生创意、市场调研、概念开发、产品开发、产品测试等多个阶段,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有些产品,有个简单创意就敢生产销售,好用不好用,甚至能用不能用,都不考虑,让消费者去试验产品的性能、质量、实用性等,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是企业经营之道。
“在小家电领域,只有豆浆机、智能电饭煲少数产品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家电卖场的李经理说。前些年,小家电行业产品种类繁多、更新快,其中不少在今天已成了“鸡肋”。数据显示,城市职业女性家庭小家电的闲置率约70%。网购神器,闲置率更高于这个比例。
因此,对于顶着“神器”名头的新产品,应该细细打量。“应该主要考虑是否实用,”李经理建议,消费者购买前要详细了解产品功能、性能及市场接受程度等,不可盲目跟风。记者何宝国
短评
一锤子买卖砸了谁
在新经济浪潮下,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商家捕捉到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营销,然后快速转化为卖点。得益于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一夜之间就可以捧红一个产品,也能吸引消费者为尝鲜买单。
在这样的商业链条中,“神器”自身的品质和服务反而被忽视。所以,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可观的销售业绩,却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市场一再证明,消费者看重的始终是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任何形式的营销仅仅是锦上添花,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长久之计。
新产品、新服务,把网红流量转化为长红口碑,才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抱着“一锤子买卖,捞一把走人”的心态,最终被砸的只能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