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迎来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秋分是平分秋色的意思,是秋季90天中的一半,这天昼夜时间相等。秋分一过,昼夜温差变化大,天气渐凉,空气干燥,燥气便乘机而入。
我们养生应注意以下六点:
1.起居有常。顺应天气的变化,应该早睡早起,我们老年人最好是晚10时睡觉,早6时起床。注意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寒邪入侵,尽量防止感冒,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
2.防止秋燥。随着气温下降,皮肤的油脂分泌量减少,出现皮肤紧绷、干燥或脱皮,甚至瘙痒等现象,要减少洗澡次数,适当涂抹适合的护肤品,注意对皮肤的保养。防止秋燥症,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参加活动,提高身体免疫能力,以适应气候变化。
3.饮食有节。气温下降,应注意润肺养肺,调节饮食。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红枣、乳品、梨、橘、葡萄、石榴、萝卜、百合、银耳、莲藕、鸭肉等,减少吃姜、韮菜、辣椒等辛味发散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养血补气的作用。
4.情志调养。秋高气爽,不妨约上几位好友和亲人,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饱览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一扫愁闷。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5.运动适度。老年人运动不可过量,适度而已。最好选择走步等比较平和的运动,每天大约走7000步左右为宜,动静结合,平心静气,贵在坚持。
6.注意养胃。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季节。医学认为,胃肠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不注意防护和饮食、生活规律,就会引发疾病。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忌食生冷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