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关注“网瘾”老人心理健康

来源:太原日报 2021年09月23日 10:11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过10个小时。在各项措施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老年人沉迷网络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并帮助老年人戒掉“网瘾”。

  “网瘾”成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出,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四大存在困境:死亡、孤独、虚无和有限性。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四大存在困境离老年人更近。沉迷网络,是老年人克服存在困境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首先,上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死亡焦虑。看短视频、阅读网络小说等转移注意力;通过了解各种新奇事件,感受生命新鲜多彩的气息,进而缓解焦虑。

  其次,上网可缓解内心孤独。大部分老年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获得爱、联结和安全感。网络提供的虚拟社交空间,可以让老年人暂时逃离孤独。

  再次,上网可排解虚无感。老年人无所事事容易带来虚无感。网络上的新奇刺激,能给老人带来新的认知,让他们感到有事可做、有事可想。

  最后,上网可缓解有限性带来的存在焦虑。网络世界向老年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这些网络体验,极大地拓展了老年人的认知边界,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进步的、有价值的。

  危害大

  老年人沉迷网络的危害非常多。首先是影响身心健康。据了解,长期看手机容易带来眼部疾病、引发神经衰弱、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猝死。长期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还会让老人出现生活适应困难、社交功能下降、冷漠疏离抑郁等心理问题。其次是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和退休金,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被骗子盯上,继而造成财产损失。

  多关注

  关注“网瘾”老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我们要积极行动。一是应引导老年人做好退休生活安排。鼓励老年人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与他人社交,让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二是应引导老年人每天规律作息,设置固定上网的时间和时长。三是应教老年人学会识别有害信息,学会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四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宠物疗法可以帮助老年人舒缓情绪压力。如有条件,可鼓励老年人饲养宠物,有效替代对互联网的情感依赖。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