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汾东二病区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CRT置入术(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据悉,此项手术在我院汾东院区尚属首例,开创了汾东院区CRT置入术的先河。
患者张大爷曾多次因心衰住院,最近几个月,张大爷的活动耐力越来越差,甚至走几分钟的路都得停一停、缓一缓,格外难受。
“吃药也不管用,我们做儿女的跟着着急!也在其他医院看过,可都没什么好办法,医生只说让多休息。”张大爷的儿子经多方打听,了解到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拥有雄厚的医疗实力后,便第一时间带张大爷来到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汾东二病区就诊。
科主任陈小平检查后发现,张大爷的一系列症状都是因严重的心功能下降造成的,并且已经出现了心脏扩大、传导通路异常。面对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陈主任当机立断,建议张大爷立即入院接受治疗。
在陈小平主任的带领下,科室专家针对张大爷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最终,决定为张大爷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心内科汾东二病区专家为张大爷顺利植入CRT,手术仅用时50分钟。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张大爷恢复良好,起搏器起搏与感知良好,复查心电图QRS由术前204ms缩短至116ms,已于8月2日康复出院。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临床上对于心衰的治疗可大致分为两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尽管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不能阻止很多心衰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对于张大爷这样经历过药物治疗后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非药物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传导通路异常的心衰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同步”的状态,有效地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
CRT如何治疗心衰
CRT其实是一个三腔的起搏器,在传统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右心室各放一个电极顺序起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左心室起搏。这样可使心衰患者的心脏异常收缩顺序恢复为“正常收缩状态”,大大提升泵血效率,改善心功能。
扫码加“医患交流群”,方便您健康咨询、预约就诊!

学科带头人

陈小平
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汾东二病区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省“三晋英才”、省市优秀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心脏重症、高血压协会委员。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治和高血压、心脏重症诊治。
科室简介
心内科汾东二病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是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良的医疗骨干队伍。科室医疗团队紧跟国际国内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新进展、新指南来诊断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衰、心律失常等各种心血管疾病。擅长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技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等医疗技术,是省内首家将急性心梗急诊PCI作为常规治疗并成为心内科特色的科室。科室将心血管疾病的双心治疗、高血压的区域化管理等也纳入科室医疗管理的范畴,为广大患者提供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优质的服务,全心全意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外聘专家

马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领域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心内科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攻心脏起搏器及心脏电生理专业,已开展专业技术有创心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ICD植入术、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社会任职
中国生物医药工程学会心电技术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老年健康研究协会全国委员
山西继续教育协会心血管分会顾问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编委会顾问
获奖情况
2010年由中国心律学会授予“中国心脏起搏事业杰出贡献奖”;
2014年由山西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授予心电生理事业杰出贡献奖、心脏起搏事业杰出贡献奖;
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警总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在国际、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门诊地址
府城院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东三道巷1号。
交通指南:乘坐25路、3路、615路公交车至北肖墙坝陵北街口(征兵大厦),向西100米;乘坐610路(临)、820路、820支路(临)、829路(临)公交车至解放路市中心医院站,东二道巷向东200米即到。
汾东院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汾东大街256号,汾东大街与太茅路交叉路口东南角。
交通指南:乘坐公交车906,306路公交,贾家寨村下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