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夏科氏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有数据显示,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2%~3%,其中大约15%~20%糖尿病足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糖尿病足部溃疡,而糖尿病足部溃疡已经成为下肢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模式,综合各项指标,从“细微末节”中寻找治疗突破口。对于糖尿病足感染初期处理原则就是尽可能找到所有脓腔,并引流脓性分泌物,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小心翼翼的找到那些极其隐蔽的脓腔。
今年50岁的患者张大爷,因左足第2、3、4趾破溃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汾东二病区接受治疗。主治医生与张大爷沟通得知,张大爷10天前外伤致左足第2趾趾甲脱落,逐渐出现左足第2趾红、肿,伴疼痛,蔓延至脚面、足底,更为棘手的是张大爷的第2、3、4趾也开始出现发黑、坏疽,并伴有恶臭。为防止病情蔓延,主治医生给予强效抗感染、清创换药、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一般说来,糖尿病足感染引起的发烧在强效抗感染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清创换药即可控制。但此次张大爷入院后就一直发烧,为了找出引起张大爷发烧的“元凶”,主治医生细细追寻,终于在一次清创换药过程中发现第3趾近跖趾关节处竟隐藏着一深3公分的窦道,经切开引流脓液后,患者体温逐渐趋于正常。
医学科普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截肢率高达40%,其截肢率为其他原因的25倍还多。往往发生于病程长、病情长期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治疗困难、医疗花费巨大、预后差,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沉重。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科学饮食、加强运动,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把血糖控制好,就可以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的概率。
科室简介

太原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病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0月。2019年3月成立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同期组建糖尿病足病区。2020年1月15日内分泌科汾东二病区(足病区)开诊,设置床位49张。
病区除开展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垂体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在糖尿病足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了自已的优势和特色。组建了糖尿病足MDT团队,成立了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申请专利两项。已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000余名,糖尿病足坏疽治疗总有效率达95%,截肢率仅1.8%,属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科室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4项,研究方向集中于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2部。
专家简介

刘师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太原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第九届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生协会青年学会副会长、山西免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西省女医师协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老年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垂体、肾上腺疾病等的临床诊治。

赵跃斌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足病区负责人。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会员、太原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太原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太原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学组组长。
擅长于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糖尿病足病诊治领域是山西省的领军人物。近年专注于糖尿病饮食的研究,颇有心得。
出诊时间:
汾东院区每周一、二、三上午










门诊地址
府城院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东三道巷1号。
交通指南:乘坐25路、3路、615路公交车至北肖墙坝陵北街口(征兵大厦),向西100米;乘坐610路(临)、820路、820支路(临)、829路(临)公交车至解放路市中心医院站,东二道巷向东200米即到。
汾东院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汾东大街256号,汾东大街与太茅路交叉路口东南角。
交通指南:乘坐公交车906,306路公交,贾家寨村下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