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新时代石窟寺保护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研讨会上,国内石窟寺保护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首先围绕新时代石窟寺保护研究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崔剑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等十位专家学者分别以流失海外天龙山造像之追寻、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检测研究分析、天龙山石窟雕刻风化与水害问题治理等为题,介绍了我国石窟寺流失文物情况、石窟寺保护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本次研讨会恰逢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仪式,与会专家学者有感于我国政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定信念和坚决行动,通过研讨和交流,一致决定发出关于石窟寺文物追索返还的《天龙山倡议》。倡议阐述了中国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专家对石窟寺流失文物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强调中国石窟寺的重要价值和其体现的理念精神,谴责历史上战争劫掠、盗窃、走私等行径对中国石窟寺造成的严重破坏,认为中国石窟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事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情感,更是保护全人类共有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工作。

为促进更多石窟寺流失文物回归中国,倡议进一步提出:支持中国政府对中国海外流失文物拥有所有权的原则立场,支持文物原属国追索流失文物的正义事业;发挥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作用;鼓励文物商店、文物拍卖公司、收藏者等市场参与方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各项工作;呼吁各国建立发展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规则体系,健全石窟寺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合作机制。
《天龙山倡议》是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第一个聚焦石窟寺文物的学术会议文件,反映了中国文物界专家学者对石窟寺文物追索返还的态度和主张,对于凝聚各国、相关国际组织,国内文博机构、文物市场参与方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力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