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山祈风石刻

市舶司遗址

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

真武庙

南外宗正司遗址
我国申遗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申遗遗产点22处包括了海洋贸易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交通网络,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以下介绍部分古迹: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市舶司遗址
泉州市舶司设置于1087年,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真武庙
真武庙是宋元时期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也是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标,为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贸易的重要精神寄托。这里是泉州古代官员祭海的场所,体现了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
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儒家祭祀场所和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是泉州社会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元寺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