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追寻太原红色印记系列之 | 血与火的记忆——红色古村落洛池渠

来源:太报全媒体 作者:全媒体记者 贺子俊 陈珊 张瑜 2021年05月27日 16:27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给我们力量

  有一座丰碑,巍然屹立,给我们方向

  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是一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古村落,这里依山而建,数千亩桃花盛开在山间。2014年,这里曾被评为“山西省传统古村落”。

  谁曾想,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子,在这样一片厚重的热土上,竟然流淌着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1937年11月,太原、清源、徐沟三城同时沦陷。次年6月,清源、太原、徐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撤驻洛池渠村。从此,这个只有50余户、200余人的小山村,成为清太徐抗日革命根据地。

  1939年5月,汉奸任拖发带领日军来到了洛池渠村,县政府得到消息后提前撤离了,日军进村后,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抓了36名群众,捆在村口打谷场上,要大家供出县政府的去向,群众不供,惨无人性的日军当场将36人全部用刺刀刺死,无一人幸免,并且还烧毁了数间房屋,冲天的火光,明晃的刺刀,喷涌的鲜血,哭喊的人群,遍地的尸骨……

  至1943年间,洛池渠村先后被扫荡7次,共杀害84人,烧毁房屋300间,抢掠大牲畜36头等等,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洛池渠惨案”。为了纪念洛池渠遇难同胞,就在当时的打谷场旁建起了纪念碑,并矗立在拼有“84”的松树林中,在松柏环绕下,纪念碑庄严肃穆,警醒着世人,永远铭记那段血泪史,洛池渠村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站在纪念碑前往山上看去,一座座石房错落有致分布。斗转星移,战斗硝烟虽早已散去,但穿行在村子的小巷里,那些断壁残垣、破石碎瓦,仍能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英勇斗争、顽强不屈的精神。

  如今的洛池渠村蓝天白云,绿盖群山,环境质量较好,为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村民因地制宜种植了桃子、葡萄等一些果蔬,和花椒、核桃等农副产品,不仅可以销往市场,还可以通过红色旅游,引客来采摘,切实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作为经过百年沧桑的古村洛池渠,70多年前清太徐地区抗日指挥部所在地,成为当今不可磨灭的红色村庄之一,洛池渠人民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悲壮的篇章。让我们触摸历史,穿越古村落,领略洛池渠的红色文化!

(责编: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