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产业扶贫鼓起群众“钱袋子”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周皓 2021年05月19日 07:18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支撑,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5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就我省产业扶贫的成效进行了通报。脱贫攻坚以来,我省将特色产业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之首,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合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不断完善产业扶贫“五有”机制,脱贫产业快速发展,产销衔接更加紧密,龙头企业带动格局基本形成,为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全省构建了“东药西薯、南果北杂、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牧业乡村游”的脱贫产业格局,培育了杂粮、果业、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扶贫产业,58个贫困县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0141个,7993个贫困村全部确立了“五有”产业扶贫机制,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1563个、合作社43689个,所有贫困县均培育了2到3项脱贫主导产业。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56万人、贫困人口150余万人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均掌握了1到2项产业技能,有127.7万贫困人口主要靠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全省培育形成了一批有价值、能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典型:“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云州区“黄花铺出扶贫黄金道”、平顺县“药草飘香富万民”入选全国产业扶贫范例,“三对三扶三分强”扶贫模式入选全国农业企业产业扶贫范例。

  我省推进产业扶贫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有:明确工作思路,确保精准到村到户。确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思路,每个贫困村都确立了特色产业和产品,从根本上破解了产业扶贫到村到户不够精准的问题。

  聚焦深度贫困,着力攻克坚中之坚。研究制定了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若干意见,出台了“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为每个深度贫困县量身定制共享政策十条、专享政策一条。制定了《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农林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10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都培育了1到2项带贫增收突出的农林主导产业。

  创新工作举措,拓展消费扶贫渠道。采取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和进军营,“五进”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和劳动就业推销的“五进九销”方式,促进贫困地区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

  坚持规划先行,优化脱贫产业布局。我省编制了“十三五”山西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58个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规划和10个深度贫困县农林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形成了“1+58+10”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制定《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方案(2016-2020)》和《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实施了特优区和产业园创建等九项行动,深入推进特色农业扶贫,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主导产业的培育。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