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我市在加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监管的同时,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建立可循环器具回收体系,以实现禁塑限塑与绿色发展协同并进。
经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我市现有塑料袋销售企业33家、农用地膜销售企业14家。监管部门安排抽检塑料购物袋10批次、聚乙烯农用地膜10批次。其中农用地膜2批次不合格,已依法进行了处理。在为期一个半月的“禁限塑”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33家,商场、超市、药店298家,餐饮企业241家,集贸市场45家,星级宾馆、酒店21家。检查发现,个别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已责令改正;2家餐饮企业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不可降解塑料袋,现场进行了下架处理;尖草坪小商品市场一家大型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被责令停止销售,全面整顿。
在商场、超市、连锁便利店、外卖服务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领域,市商务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饭店等企业通过减小产品体积、减轻产品重量、简化产品包装,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垃圾的目的。我市以大型连锁商超、物流仓储等为重点,推动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采用股权合作、共同注资等方式,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到2022年,全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我市还建立了塑料污染治理部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塑料污染治理,今后将从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