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晋源区召开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
“十三五”期间,晋源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57.16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80.09亿元,年均增长5.96%。
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对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太报全媒体梳理出转型发展方面9个关键词,干货满满,一起来看!
楼宇总部“过十”

实施楼宇总部“过十破百”计划,持续推动阳光城环球金融中心、鸿昇时代广场、等楼宇总部提质扩容,吸引更多国内外龙头企业集中入驻,实现3年打造10座总部楼宇、营业收入突破百亿级目标。
打造夜间经济

实施假日夜经济“326”计划,服务好晋阳里滨水商业街开业运营,加快旭龙·晋阳集市建设,真正把晋阳湖片区建成“新型城市经济中心”,3年实现建成3个特色街区和2个全国知名、6个全省知名的夜消费名片目标。
新增旅游品牌

实施文化旅游“五个一”计划,围绕“打造一批国际标准旅游景区、塑造一批国际竞争力旅游品牌、发展一批国际化旅游线路、创造一批国际潮流旅游业态、培育一批国际水准领军企业”目标,实现3年旅游项目投资突破40亿元、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目标。
推动“北研南造”
打造北部晋阳湖数字经济研发集群。在晋阳湖周边加快布局超算中心和云计算等数字研发产业,推进云时代省级信创项目和云平台建设,推动智创基地入驻企业运营达效,支持阿里云、长城电子等品牌企业创新发展,完成大地紫晶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力争开工建设。
打造姚村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保利科技软件城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信创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我区,实现3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目标,全面构建“北研南造”的产业新业态。
做强“绿色智造”

推进中科鸿泰、微波等离子体等项目落地,做强“绿色制造”。深化与富士康合作,强化传统生产线技术改造。完成9万㎡高标准包装印刷厂房建设,引导旭恒纸制品等企业迭代升级,做大做强绿色包装集群。
深化“晋材晋用”

以打造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目标,深化与太原理工科研团队的研发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唱响“晋材晋用”。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推进远东构件等65家企业全面投产达效,走出一条学科与产业同频共振,高校与园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推动“智慧物流”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全力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基地。完成传化物流二期、天和顺物流贸易园建设,推动圆通速递、山西万国等区域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新加坡丰树物流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园区周边路网和综合配套。
形成“北西药、南中药、中研发”

推动投产达效太原药业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启动立业制药麻醉药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国新天江中药产业园全面投产达效,筹备省级中药研发实验室,引进落地康辉中药材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推进瑞豪生物科技园建设。形成“北西药、南中药、中研发”的产业新格局。
激活“美丽经济”

以山西花卉交易中心为龙头,持续推进康培、振华等花卉品牌企业发展,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花卉平台,完成3.8万㎡玫瑰基地建设,全面激活花卉产业“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