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太原新闻

最新一批市级非遗项目 小店区六项技艺入选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王丹 2021年01月15日 07:16

  1月14日,小店区发布消息,在我市近日公布的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8项代表性名录中,小店区有6个项目入选,在全市各县区中名列前茅。这些项目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

  一是小店八大碗传统技艺。小店八大碗是流传于我市南部地区的民间美食,当地人逢年过节、庆典嫁娶必备。主要原料是猪肉及各种新鲜食材,按照传统工艺加工制作,成品有方烧、蒸丸子、酱梅肉、蒸肘子、小酥肉、八宝饭、海带肉和虾米白菜。

  二是素宴制作技艺。时下人们更注重养生,追求简约、健康的素食菜肴。在烹饪素宴时参照不同地域口味,适当调整酸甜辣盐的比例,让菜品变得色香味俱全。如素排骨、素锅包肉、蒜蓉茼蒿、烩双蘑等,都是素宴中常见的美味。

  三是传统热敷治骨疗法。此法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信誉。该疗法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及各种骨病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四是镂花模印技艺。据资料载,镂版印刷比雕版印刷的发明还早,是古代印刷中最早启用的技术。制作方法如下:先设计、手绘一幅图稿,将图稿镂刻成纸版,再根据所需颜色调制印料,对版后用麻纸进行刮印或刷印,用镂印与手绘相结合的手法,得到和手绘图一模一样的镂花。镂花模印作品多以戏曲故事为表现内容,兼有祥禽瑞兽、花卉果蔬的多色图案。

  五是潇河黄米白酒酿造技艺。即以当地黄米为主原料,红心大曲为发酵剂,经合理选料、配料、蒸料,采用地缸密封保温固态分离发酵、高温蒸馏取酒、高标准陶缸陈酿。该项目在小店区域内世代相承,经不断改进,已成为北方清香型黄米白酒酿造工艺的典型代表。

  六是晋式传统刺绣。农家女子年少时受家庭熏陶学习刺绣,绣花成为她们成长中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她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技能,从模仿长辈进而独立创造出新的花样,形成了山西刺绣的独特风格。晋式传统刺绣的艺术特点是色彩对比强烈、绣品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厚重饱满,主要针法为长短针、套针、漏针、绕针等。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