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小杂粮“挑大梁” 走进“中国杂粮之都”忻州市

来源:太报全媒体 作者:全媒体记者白嘉怡 2020年11月19日 11:49

  多种多样的杂粮作物、数十种杂粮面点、琳琅满目的杂粮加工产品……11月17日,第十五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媒体团来到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不少人被面前“眼花缭乱”的小杂粮及其加工产品所吸引。

  地处山西中北部、黄土高原东端的忻州,山大沟深,气候冷凉。独特的地形、多样的气候、良好的生态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忻州杂粮的特色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忻州种植的杂粮有四大类20余个作物种类,即谷类(糜黍、莜麦、藜麦等)、豆类(红芸豆、蚕豆、豌豆等)、鲜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薯类(马铃薯、红薯)等。杂粮种植面积保持在35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60万吨,获得“一都六乡”及1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

  在忻州,关于杂粮的美誉不胜枚举,而以杂粮为主题的特色美食则多达百余种。“除了传统的红面鱼鱼、莜面栲栳栳、豆面抿面、杂粮糊糊等,我们还创新了适应年轻人口味的各类杂粮即食食品,例如莜面饼干、谷物棒、冲调粉等。”在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娟看来,杂粮对于忻州人而言,不仅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

  2014年,忻州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杂粮之都”。“杂粮产业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我们坚持‘市有龙头、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户有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市区规划建设了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贺雄说。

  据悉,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总占地面积1100亩,投资概算40亿元,包含国家级山西忻州杂粮市场、忻州海关通关服务中心、山西杂粮科技创新园区、山西省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试验基地等七大板块,集科研、金融、物流、培训、商务、信息、检验检测、会展、咨询、法律等为一体。园区内,与中科铧锂(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在全程记录着当地杂粮“产、购、储、加、销”的全过程,让生产出的杂粮有了“身份证”。

(责编: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