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急诊怎么走?”“哪里能打印检验报告?”……面对患者的各种问题,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导医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一一耐心回答,并帮助患者挂号、取药……一个个忙碌的红马甲身影,出现在医院的每一处患者需要帮助的地方。“志愿服务很贴心,处处为患者着想。”经常来医院就诊的马大爷夸赞。
为创建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尊重患者、方便患者的人文环境,医院针对患者就诊时对就诊环境、流程不熟悉的困难,开展“红马甲导医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用微笑关爱患者,用专业技能帮助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
“来院就诊的患者,常常由于环境陌生而焦虑,就诊时感到无所适从。志愿者服务的推行,可以帮助患者准确了解就医程序,缩短就医时间,还可以增加互动,减少医患之间的隔阂。”市二院院长徐计宏说。
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病区、各就诊楼层,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是医院的行政职能科室人员,定期参与志愿服务。他们主动服务,第一时间发现患者需要,为行动不便的患者缴费、取药,为外地患者照看行李、介绍医院周边生活服务设施,协助患者使用“一卡通”挂号、缴费、打印化验单等项目。“只要方便患者,我们愿意多跑腿。”志愿者帅慧荣说。
“志愿者是医院管理的‘观察者’,更容易体察到医院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能有效帮助医院管理人员改进服务。同时,他们用细致、耐心的服务关照每一位患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文化内涵。”徐计宏说。
危急时刻显身手
4月28日下午,在医院门诊大厅,“红马甲”导医志愿者小闫正忙着为患者解答咨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快!快!外面有人晕倒了。”小闫赶紧和护士从急诊科推出平板车,赶往医院门外。只见一辆公交车停靠在路边,一名30岁左右的男青年瘫软在车上,已失去意识,情况危急。小闫与护士迅速将患者安全转运到急诊科。急诊科立刻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为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检测、吸氧等救治。在救治的同时,护士想方设法联系到患者远在安徽的家人,了解到患者既往有癫痫病史,并做过颅脑手术。于是,医务人员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对症治疗,患者逐渐苏醒,脱离危险。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志愿者,就是要与时间赛跑,及时救助患者,促进和谐医院环境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志愿者小闫说。
“红马甲”魅力吸引大学生参与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在市二院还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是太原籍的大中专院校学生。
每逢寒暑假,都会有不少大学生报名参加医院的“红马甲”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培训后,大学生志愿者上岗,他们有的发挥自身特长,在老年病科病区音乐治疗室弹奏钢琴;有的坚守门诊大厅导医台,用专业知识解答患者咨询;有的帮助科室整理患者档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目前,市二院已接待来自中北大学、西北大学、华东交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等高校的210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累计5016小时。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李娜说:“参加志愿活动是很好的社会实践,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领会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