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太原新闻

小井峪:借“老物件”建设新地标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徐方伟 2020年09月14日 06:59

  9月13日,正值周日,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产业园内的古玩市场,上千家摊点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前来游逛。近年来,小井峪社区借“城中村”改造契机,发展文玩、文创等文化产业链,欲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山西的‘潘家园’,使其成为古玩、藏品及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等山西及中国民间、民族、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小井峪文化产业园总经理张广文如是说,作为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北京潘家园以其丰富的古旧物品、传统的古玩交易方式等,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和特色文化象征。山西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坊间有“千年王朝看北京,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

  小井峪社区位于万柏林区西南,其历史可追溯至1300多年前的唐代永徽(唐高宗李治年号)年间。“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挖掘出一座唐代墓葬,碑文记有‘永徽六年二月廿日附身附椁必诚必信送殁礼备与夫人何氏合葬于并城北廿里井谷村东义井村北’等文字。”张广文说,永徽六年即公元655年。资料显示,清代中期,小井峪仍叫“井谷”。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小井峪社区已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城市景象。“过去我们办有涉煤、仓储等集体企业,居民多靠租赁自建房产谋生,但随着社会化发展,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我们也遇到转型发展的问题。”小井峪社区党委书记魏满福介绍说,经过外出考察、专家研判,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等,社区党委决定建设小井峪文化产业园,以文玩、文创等文化产业为依托,促进转型发展。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园区首期建成各类建筑约6万平方米,设有文创大厦及600个坐店商铺,涉及非遗、瓷器、玉器、字画、药茶等几十个品类,并在周边设置近2000个摊点,已开市1500余个。“南宫古玩地摊市场闭市后,很多商户分流到了这里,带来不少人流量。”魏满福说,“开市近半年的小井峪古玩市场,每逢周末,人流量能达到三四万人,比预期还要好很多。”

  “作为省会城市,需要一个功能完备的文玩、藏品市场。”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许若军表示,山西是文化大省,需要有叫得响的文化符号,一如潘家园之于北京、八仙庵之于西安、城隍庙之于上海,“小井峪古玩市场未来可期。”

  “按照规划,园区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优化商户结构,吸纳特色手工艺品、富含文化创意的产品进驻,引导更多古玩、藏品及文创产品商户向小井峪聚拢,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张广文说。

(责编: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