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9时,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太原市环境问题“清零”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小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吉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杨继生,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崔丽英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新闻中心主任荆 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环境保护工作历来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太原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从7月27日开展至今,市政府召开了5次推进会,与省厅帮扶组召开了5次对接会,帮助太原市解决长期未解决的疑难问题。8月3日,市委罗书记和李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清零”工作,8月10日,罗书记、李市长分别到相关县市区调研督导“清零”工作。市政府安排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包片督导、市委成立三个督查组督导检查、市纪委监委专门组成三个工作组进行专项督办,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局面。为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小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吉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杨继生,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崔丽英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小将通报8月和1—8月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状况;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小将
太原市8月及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
一、太原市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太原市区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8月,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21天,优良率为67.7%。
太原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为3.95,同比下降0.5%。六项污染物浓度有3项同比下降,分别是:SO₂浓度8µg/m³,下降11.1%,O₃浓度180µg/m³,下降3.2%,NO₂浓度34µg/m³,下降2.9%;有3项同比上升,分别是:CO浓度1.1mg/m³,上升10.0%,PM₂.₅浓度28µg/m³,上升3.7%,PM₁₀浓度54µg/m³,上升1.9%。SO₂、NO₂、PM₁₀、CO、PM₂.₅达二级标准。从污染物污染负荷情况看,最大的是O₃,负荷比达到28.4%;其次是NO₂,负荷比为21.5%;其它污染物污染负荷比从大到小依次是:PM₂.₅为20.3%、PM₁₀为19.5%、CO为7.1%、SO₂为3.3%。
2、城六区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8月,城六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迎泽区23天,同比增加1天;晋源区23天,同比持平;万柏林区22天,同比持平;小店区22天,同比持平;尖草坪区22天,同比减少3天;杏花岭区21天,同比持平。
城六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按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排序依次为:尖草坪区为3.43,同比下降2.6%;万柏林区为3.48,同比上升1.8%;晋源区为4.03,同比上升3.9%;杏花岭区为4.06,同比下降2.9%;小店区为4.11,同比上升0.2%;迎泽区为4.14,同比上升1.2%。
3、“三县一市”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8月,太原市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娄烦县29天,同比增加1天;古交市27天,同比减少1天;阳曲县21天,同比减少3天;清徐县19天,同比减少3天。
“三县一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为2.43,同比上升2.1%;古交市为3.27,同比上升1.9%;阳曲县为3.44,同比上升2.4%;清徐县为3.97,同比下降3.4%。
二、太原市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太原市区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1-8月,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136天,优良率为55.7%,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1天。
太原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为5.83,同比下降10.4%。六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全部下降,其中:SO₂浓度16µg/m³,下降30.4%,PM₁₀浓度93µg/m³,下降15.5%,NO₂浓度42µg/m³,下降12.5%,CO浓度1.8mg/m³,下降10.0%,PM₂.₅浓度53µg/m³,下降5.4%,O₃浓度196µg/m³,下降3.0%。SO₂、CO均达二级标准。从污染物污染负荷情况看,最大的是PM₂.₅,负荷比为25.9%;其次是PM₁₀,负荷比为22.8%;其它污染物污染负荷比从大到小依次是:O₃为20.9%、NO₂为18.0%、CO为7.7%、SO₂为4.6%。
2、城六区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1-8月,城六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万柏林区156天,同比增加25天;迎泽区146天,同比增加24天;尖草坪区146天,同比增加7天;晋源区138天,同比增加28天;杏花岭区136天,同比增加17天;小店区129天,同比增加17天。
城六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按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排序依次为:万柏林区为4.94,同比下降10.3%;尖草坪区为5.06,同比下降8.7%;迎泽区为5.65,同比下降10.9%;杏花岭区为5.82,同比下降10.6%;晋源区为5.97,同比下降12.1%;小店区为6.15,同比下降8.1%。
3、“三县一市”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1月-8月,太原市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娄烦县208天,同比增加26天;古交市199天,同比增加9天;阳曲县169天,同比增加11天;清徐县133天,同比增加9天。
“三县一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为3.28,同比下降19.6%;古交市为4.11,同比下降15.8%;阳曲县为4.52,同比下降14.2%;清徐县为6.15,同比下降8.5%。
全市8月份和1-8月份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20年1-8月,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一)8月份水质情况
太原市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3个国家考核断面,分别是汾河水库出口、上兰和温南社断面。
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2020年8月,汾河水库出口为Ⅱ类水质,上兰断面为Ⅰ类水质,温南社断面为Ⅴ类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国考上兰断面与温南社断面均优于去年同期水质。
(二)1-8月份水质情况
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2020年1-8月,汾河水库出口为Ⅰ类水质,上兰断面为Ⅰ类水质,温南社断面为Ⅳ类水质,均好于考核要求。
2020年1-8月,国考温南社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下降43.77%、85.13%、55.83%。
市新闻中心主任荆峰
谢谢侯小将同志的介绍。
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杨继生通报并解读《太原市2020年夏季臭氧超标扣罚办法》;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杨继生
太原市2020年夏季臭氧超标扣罚办法
为深入推进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夏季攻坚行动,有效降低臭氧浓度,扭转空气质量排名落后不利局面,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扣罚对象
臭氧指标恶化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20年 8月 16日起施行,第一周即8 月16日—8月 23日只通报不计罚,第二周起计罚,至2020年 10月15日结束。(8月 16日-9月 15日为一个考核月,9月 16日-10月15日为一个考核月)
三、扣罚标准和方法
1、每日计罚。对当日臭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浓度限值的县(市、区),超出1 微克/立方米为一个系数,扣罚0.5万元。
2、每周通报。市改善省城环境质量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改善办)每周日将结果汇总报市委、市政府,并进行全市通报。
3、每月兑现。市改善办每月将扣罚结果交市财政局,扣罚资金纳入市级环保专项资金统筹使用。
4、免罚条件。各县(市、区)当月优良天数率达80%以上免于扣罚。
四、数据来源
考核数据采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各县(市、区)及山西省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
五、考核组织
由市改善办牵头负责,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做好配合工作。
六、严格问责
除进行资金扣罚外,市改善办对连续2 周臭氧指标恶化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2 周以上恶化的县(市、区)依规进行问责。
市新闻中心主任荆峰
谢谢杨继生同志的介绍。
下面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吉生通报我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吉生
太原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
暨监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太原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从7月27日开展至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召开了5次推进会,李晓波市长每周听取汇报,了解“清零”进展;与省厅帮扶组召开了5次对接会,并执行“日沟通”机制,帮助太原市解决长期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在执法人员区域自查、跨区域异地交叉检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了国控点位监督帮扶工作,对八个国控点位周边大气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清零”工作六项任务清单制定和推进情况
太原市监督帮扶工作任务清单已整理完成,期间与省厅帮扶组召开了2次小型专题会议,研讨任务清单内容,对相关的清零内容,反复修改,确保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执行标准清晰。
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帮扶工作任务清单》中54项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际存在,需纳入此次监督帮扶工作的内容;太原市监督帮扶工作任务共6大类涉及68项,细化每项任务,问题总数为2639个。截止8月31日68项任务已完成27个,完成率39.7%,其余任务正在按照时序进度推进。
二、各县区落实“清零”工作动员部署、推进落实情况
目前,各县(市、区)已召开监督帮扶工作动员会,并以环委会的名义,下发了工作方案,组成主要负责人领导的组织体系,各县市组织对清零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责任到部门、到单位、到个人,按时报送工作动态及信息,督帮扶工作正在开展。
三、执法检查情况以及重点案件的查办情况
清零行动以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迅速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展开清零行动专项交叉执法检查,全面检查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业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并依法严厉查处。从8月2日至8月31日,立案行政处罚共计108件,处罚513万。查处四类案件34件,其中对太原奥迪4S店等5家voc排放企业设施查封,对太原金圆水泥公司等20家企业下达停产治理决定书,对古交晋禄达焦化等2家企业启动按日计罚,联合公安移送行政拘留7件;
约谈5家焦化企业、2家煤炭开采企业;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合格清场221台。
在跨区域异地交叉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国控点位监督帮扶工作;对八个国控点位周边大气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截止8月底,共发现问题255个,均已按要求整改。
四、省厅监督帮扶组工作
省厅监督帮扶组全面加强对太原市督导帮扶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8月20日,在太原市政府会议室召开了温南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会商会,通报问题,会商对策,强力推进温南社影响水质稳定达标“清零”问题。
8月21日,省厅监督帮扶组赴对重点区域清徐县开展监督帮扶工作,与县政府及10个相关部门就清零任务清单及部分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了对接,重点检点“清零”清单全不全、“清零”进度是否达要求、滞后任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下一步推进措施等,对于进度滞后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会商和提醒,为下一步精准督察和帮扶打基础。
8月23日,省厅监督帮扶组就太原市保障8月份温南社断面达标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督导。先后深入晋阳街泵站、城南污水处理厂,对汛期雨天雨水泵站的排水管控、污水处理厂的达产达标运行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在提高标准上严格把关,在常态长效上聚力用劲,在落细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温南社断面稳定达标,以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好的做法
太原市书记、市长亲自抓。8月3日,市委罗书记和李市长召集各相关城区负责人专题研究清零工作,8月10日,罗书记,李市长分别到相关县市区调研督导清零工作,看点位,下企业,进社区,详细督查了解“清零”各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并按照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对各县市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李晓波市长从上周开始每周听取清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市政府安排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工作组包片督导清零工作,市委成立三个督查组,对全市主要职能部门、各县市区和综改区、中北高新区清零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推动环保责任的落实,帮助解决跨部门突出环境问题。市纪委监委专门组成三个工作组对清零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专项督办,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局面。
加大宣传力度,太原市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分别在中国环境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太原电视台和环保双微网站报道太原市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典型案件,宣传监督帮扶经验做法,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市新闻中心主任荆峰
谢谢李吉生同志的介绍。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山西综合广播记者

8月份,太原汛期雨水天气比较多,对断面水质达标有影响吗?为了保障断面达标,我们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崔丽英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汾河流域太原段今年6月份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温南社国考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显著改善为Ⅲ—Ⅳ类。但是进入汛期以来,雨天排水对汾河水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8月份以来,我市多次出现较强降雨,导致国考温南社断面水质出现波动。
据气象部门数据,8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21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由于我市老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雨天市区雨水泵站启动防汛排水,雨天大量积存在雨水管网的污水、雨水直排汾河,据城管部门统计数据,仅8月份市区雨水泵站共计排水约687.59万吨。为了确保断面水质达标,我市将雨天排水工作列入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办事项,城管、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联防联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对雨水泵站、排污口巡查排查,特别对重点雨水泵站排污、重点入汾口排水进行严格管控,严盯死守,形成联防联控,督促泵站采取应急措施,严防降雨期间工业、生活污水偷排混排,最大限度减轻对断面水质影响。
二是加强雨期污水处理厂排水监管,督促各污水处理厂要严格按照雨天污水处理应急预案执行,采取应急措施,外排废水水质必须达标,严禁非紧急状态下直排污水,溢流口排水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三是加强对工业企业排水管控,督促排水企业做好降雨期间应急管控措施,所有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口、清净水排口、雨水排口排放的废水必须达标。
四是加强雨天巡河排查,各级河道河长担负起雨天行政区域河道排污、防汛的主体责任,严格管控雨天无序排水,坚决杜绝利用雨天偷排、混排污水问题。
科学导报记者

炭化室4.3米以下焦炉关停淘汰是太原市向结构性污染开刀的“重头戏”。关停涉及哪几个企业?要求什么时候关停?关停后污染物能减排多少?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杨继生

根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和六省市政府《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20〕17号)决战任务第1条,“完成焦化产能压减年度任务,太原、临汾、长治等市按照已批准的压减方案,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炉。”“2020年采暖季前,全省关停淘汰压减焦化产能2000万吨以上。”市政府办印发了《太原市压减过剩产能推进焦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并政办发[2019]46号),全市焦化行业要在今年年底前压产429万吨。目前已实现压产375万吨,剩余任务54万吨。
8月26日,按照市政府安排,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按期完成焦化产能压减淘汰任务的通知》(并工信字[2020]103号),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全市4.3米焦炉和热回收焦炉淘汰压减任务。共涉及“三县一市”9家焦化企业,产能852万吨。其中,包含压减的54万吨任务。按照市政府“压减产能不得用于焦化产业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和产能置换”的要求,我们将积极配合工信部门,督促企业按期完成压减任务。同时监督企业在关停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加强检查和执法力度,对企业在停产关闭前放松管理,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
经核算,焦化产能压减后,预计可实现年减排颗粒物181.7吨,二氧化硫291.4吨,氮氧化物1309.3吨。
太原日报记者

从目前看,太原市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行动效果明显。但是“清零”工作涉及面广、线长、点多,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哪些方面重点予以推进?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吉生

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工作”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要压实县、区责任,借鉴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形成的良好经验和做法,实行“清零”专项工作销号机制。二是加强重点攻坚。聚焦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点行业和领域,系统整治,深度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强化精准帮扶。各级监督帮扶组既要帮扶市、县(区)找准问题症结,又要将每项“清零”任务的产业政策、依据、标准等准确传达到帮扶对象。四是形成推动合力。各级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各部门要积极发挥监督管理责任;企业要积极履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不断巩固和深化“清零”成果,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市新闻中心主任荆峰
非常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四位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太报全媒体记者王欣雨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