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全国首期国际认证救护员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大家请让一让,请不要在这里围观,这里有伤员需要救护……这是我市第一期国际认证救护员培训班团队演练时的场景。首期培训在杏花岭区虹桥小学举办,同时也是全国首期国际认证培训班。
本期培训是“中国应急救护培训体系”融入“国际标准”的首次实践,是科学有效提高应急救护工作水平、推动建立统一的救护培训标准的创新努力。虹桥小学是我市应急救护“学校+社区”项目实施单位,以全体班主任参加救护员培训、全校亲子急救知识普及,实现了学校家长联动、老师和家长的互动,让救护理念的掌握首先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有效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打造平安校园,进而提升全社区范围的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急救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山西省政府2020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太原市在交通枢纽、公园、体育场馆、社区等配置190台AED,每个AED配置单位参训人数不少于25人,旨在让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掌握一项救命技术、学会使用一种救命仪器(AED),在面对心搏骤停时,能在黄金4分钟内及时正确施救,提升公共场所面对突发事件和急症的应急处置能力。”太原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姚晓蓉介绍道。
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发挥红十字在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公众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
全媒体记者 王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