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军正在制作昆虫标本。
8月11日,走进市园林苗木培育中心技术信息科,打开标本柜,一股浓烈的化学品气味扑面而来。散发着金属光泽的甲虫、拥有斑斓翅膀的蝴蝶……百余件昆虫标本整齐陈列,像一件件艺术品,静静地躺在标本盒中。“我们就像是植物医生,只有摸清害虫的‘底细’,才能提供‘药方’,确保我市的园林苗木健康生长。”这些标本的制作者刘艳军告诉记者。
立秋过后,苗圃基地依旧高温潮湿,高低错落的乔灌木、色彩艳丽的地被植物生机勃勃。经过精心培育,这里的花木源源不断地输出,栽植在我市的主要街道,装点着太原这座城市。“现下是病虫害的高发期,高效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必须准确掌握每种害虫的生态习性、繁殖方式,还有对树木的危害部位、方式。”这位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年轻技术人员边说,边指给我看。只见一片灿烂的金光菊花丛中,一只白底黑点翅膀的蝴蝶正在翩翩起舞。“这可不是你认为的普通蝴蝶,它叫菜粉蝶,是一种典型的园林害虫,它的幼虫是菜青虫,咬食寄主叶片,啃食叶肉,严重时叶片会被全部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主要危害大丽花、旱金莲等地被植物。这种害虫的防治,就需要把握好虫子的幼龄,及时喷药,还不能伤及植物。”
刘艳军挥舞起捕虫网,不到一分钟,那只菜粉蝶就被轻易捕获了,一旦抓到活虫后,技术人员立即将其放到含有乙酸乙酯的瓶中毒死,以免昆虫拼命挣扎,破坏标本形态。
据介绍,有些昆虫具有假死性,如象甲虫、叶甲虫、金龟子等,一经突然振动就会立刻“装死”,从植物上掉下来。还有的昆虫,如夜蛾、螟蛾具有趋光性,需要在夜间使用灯光诱捕。提到这儿,刘艳军笑着说:“有一天晚上我在路边看到一只虫子,一时忘我,就蹲在地上认真观察起来,引来路人的侧目,路人还以为我干嘛呢。”
别看这些标本好看,制作起来却颇费一番工夫。回到实验室,刘艳军坐在标本台前,屏息凝神,手执昆虫针,瞄准菜粉蝶的中胸位置,开始固定。制作昆虫标本所用的针,按粗细分为几种规格,最细的是“0”号,最粗的是“5”号,根据昆虫的体型选用。“昆虫针要露出虫体背部部分0.8毫米,所以固定时必须有耐心。”他将菜粉蝶的翅膀轻轻左右延展,用光滑的纸条压在翅面上。“整理姿态是重要的一步,昆虫标本要像活虫在植物上停歇一样,前足、后足、触角,都要保持自然的状态。”
“一般性的害虫我们认识。但像这种身上有花纹的甲虫,就需要对照相关的文献图鉴。迷惑性强的,还得请昆虫领域的专家鉴定。”刘艳军说。据他介绍,这些年,我市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又引进栽培了不少新品种的花草树木,难免会有一些昆虫界的“不速之客”混入,防控不当后续就会很麻烦,对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又是一项新挑战。
昆虫标本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如今,该中心正在将我市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做成标本归档,形成有害生物档案库,为我市园林苗木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