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建设,陈鑫常年驻扎省外项目工地,留下妻子李雪里梅在家侍奉公婆、照顾孩子。令他欣慰的是,李雪里梅以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正是因为她的无怨无悔,陈鑫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爱是陪伴,更是理解,这对90后小夫妻对爱的诠释,是一种良好家风,也是建筑系统很多家庭的缩影。
妻子的“谎言”
身形纤瘦,亮晶晶的眼睛“微笑”着,任何时候都那么和善质朴。7月17日上午,在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28岁的李雪里梅。
李雪里梅工作勤勉,待人真诚,唯有对丈夫,却先后几次“撒谎”。
女儿一岁时,李雪里梅带孩子回河南安阳老家探亲。半夜,孩子突然发烧,李雪里梅和老母亲从村里赶到乡镇卫生所,医生检查后说孩子白细胞指标异常,需要赶紧到市里的儿童医院就诊。她和老母亲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租到车赶到医院,医生却让先回家观察,不能住院。担心孩子夜间病情加重,焦急的李雪里梅在医院附近一家酒店住下,彻夜守护着孩子。
同在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丈夫陈鑫,常年在省外建筑工地施工,孩子生病时,他正在鄂尔多斯市负责一个项目。建筑工地安全大于天,怕丈夫分心,孩子连续就诊4天,李雪里梅和丈夫视频时都守口如瓶。
细心的丈夫还是从每天的视频通话中发现了端倪,看到瞒不住丈夫了,李雪里梅才透露实情。当时,女儿身上出了疹子,诊断为幼儿急疹。 类似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去年年底,陈鑫的父亲住院,也是李雪里梅在病床前侍奉,没向丈夫吐露一个字。她的精心照料,让公公同病房的病友羡慕不已,连连夸奖陈父有个孝顺的“女儿”。
丈夫的承诺
对妻子的“谎言”,陈鑫每次“识破”后,内心都无比愧疚。结婚4年来,从妻子生产,到老人和孩子生病,都是妻子独自一人默默承担。
幸好,信息的发达,给了他“陪伴”家人的机会。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会利用工余时间,与父母、妻女视频通话。每到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他会编辑一段暖心的文字送给父母。
从孩子一岁时起,他每天给妻子发送“我爱你”的信息,让妻子感受到暖暖的爱。无法像别的父亲那样陪伴孩子玩耍,他就每周给妻子发一个520元的红包,建立“爱的账户”,以便孩子外出玩耍时能用上父亲挣的钱。
女儿上幼儿园后,老师常在家长群布置手工类作业,陈鑫会及时找到相关操作视频发给父母和妻子,并将孩子的生活视频精心剪辑,做成饱含父爱的成长记录。
每3个月,他可以回家休几天假。一回到家,陈鑫便承包了几乎所有家务,父母、妻子心疼他在外地生活条件艰苦,舍不得让他干活,陈鑫便对家人说,唯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弥补内心对家人的亏欠。 “只要我在,家务活全包了!”一句朴实的承诺,是他对家人的爱。
爱的无私传递
丈夫不在身边,李雪里梅与公婆的关系更近了。婆婆通情达理,将李雪里梅当女儿,而李雪里梅也竭尽所能照顾好老人。
根据天气冷暖,她会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衣物。老人生活节俭,舍不得买新衣服,李雪里梅便为公婆买下来,怕老人心疼钱,“骗”他们说是商场打折时捡的漏。
然而对自己,李雪里梅却特别“抠门儿”,她说,丈夫不在,她就是公婆最亲的人,尽孝是她的本分。
相隔数百公里,李雪里梅一家的心彼此紧紧相连。李雪里梅叮嘱最多的,是让陈鑫注意施工安全。而陈鑫则为3岁多的女儿布置了3项“任务”:每天记得提醒奶奶别躺在床上看书,保护好眼睛;提醒爷爷少抽烟;每天记得拥抱妈妈一次。
目前,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全市开展“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李雪里梅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和践行。在李雪里梅家,爱,是家人的陪伴,更是彼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