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通过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实施雨污分流、加快市政雨污水管网建设等措施,我市城管部门将持续提升入汾水水质,确保汾河水稳定达标。目前,省城每日污水处理量约105万吨。
为消除汾河东暗涵污水,今年以来,我市实施一系列污水治理工程,累计每日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8万吨,7座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25万吨。其中,汾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步工程,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工程于5月15日通水调试;通过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阳光污水处理厂和汾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一步增量技改工程,增加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此外,6月底开始实施的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完工后,还将新增处理能力16万吨/日。为确保管网内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我市实施了晋阳街方涵至汾东污水厂排水通道打通工程、城南退水渠至城南污水厂排水通道打通工程,在今年5月实现了杨家堡污水厂、城南污水厂和汾东污水厂管网互通,上游污水厂无法消纳的污水可通过互通管网进入汾东污水厂。
针对老城区雨污合流的问题,结合今年百街小巷改造计划,以城南退水渠流域排水管网改造为重点,今年我市确定约70公里的雨污分流计划。市城管局局长张建伟介绍,至6月底,该局承担的城南退水渠26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柳溪街、新泽巷等14条道路建设,其余道路正在加紧施工中,共完成雨水管道建设7.5公里、污水管道建设8.7公里,全部工程计划8月底完工。
随着虎峪河西延、九院沙河西延等工程的实施,市政雨污水管网加快向城市外围延伸;随着大同路、恒山路等老旧管网改造,城市边缘地带排水管网系统逐
渐完善。按照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市城管局还清掏各类井具4.4万座,清掏淤泥1.29万立方米;完成白龙庙街、恒山路、新建路等大型管涵重点清淤工程,清理淤泥1.33万立方米,最大限度地避免淤泥、垃圾汛期通过雨水系统排入汾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