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恩霖 摄
6月1日,随着护林防火解封,天龙山公路展颜纳客。

多日不见,你变了!
一沟一彩、一山一色、一路一花……
除了磅礴的气势,又多了份“绿色”的内涵。
你怎么这么好看?
生态修复 不走寻常路

今日的“美”并非一朝一夕。
过去的天龙山由于大型采石场的开采对山体造成严重破坏,作为景区提质工程景观配套绿化工程重要部分,2018年5月起,大范围大力度对并对沿线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总面积130公顷。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提质工程,负责施工的康培集团结合天龙山山高坡陡现状,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栽植。
在陡峭的斜坡上、在风化的岩石上进行山体恢复时,打破传统施工工序,采用从山顶往山下施工的方法,削顶放坡,加固后,采用台阶式整地成梯田,既有利于苗木栽植,又有利于蓄水,从根本上解决山体修复的难题。

同时引水上山,在山顶安置水箱,以二次加压上水和收集雨水两种方式畜水,绿化灌溉系统以“干管→支管→喷头”的方式为主,干管沿山脊垂直等高线布置,向两侧分水,解决苗木养护浇水难题,确保99%以上成活率。
还绿于山 人工加自然

漫山的“彩”连接人与自然。
今年以来,晋源区明确“一沟一彩、一山一色、一路一花”设计思路,以组团月季、花镜、花卉挂件为主要形式,稳步推进主干道路、特色景区等14.7万平米10万株月季栽植、花箱摆放工作,山林花海效果显现。

护坡因地制宜,采用油松、侧柏、崂峪苔草等易成活、方便养护的植物装饰,满足安全性的同时不乏景观效果;
桥对面山体以五角枫为主,搭配火炬、山杏等树种,丰富景观色彩,形成层林尽染、郁郁葱葱的自然生态景象;
挡墙以常绿做背景,选择蜀葵等花朵大、耐寒品种收边,将功能性与景观效果相结合;
重点路段栏杆采用月季、矮牵牛等进行点缀,打造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色、冬有景”的景观效果。

截至目前,绿化修复山体面积为96公顷,栽植的品种有白皮松、油松、侧柏、崂峪苔草、铅笔桧、金枝槐、野花组合、凤仙、千屈菜、三色堇、华北卫矛球、丁香五角枫、凤仙粉、矮牵牛、串红、蜀葵、大花月季、四季海棠,累计栽种植株86余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