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无处不在,人面对压力时的反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示阶段
身体自动激活生理资源,抵御感觉到的紧张性刺激。在生理上,感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嘴唇干渴、胃部不适等;心理体验到警觉性水平增加、着急、焦虑、恐惧、难过、抑郁。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系统做好行动准备——“战斗或逃跑”。
第二阶段:抵抗阶段
身体作出反应来保护自己,并自我调整来适应压力,身体资源被调动起来克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第三阶段:衰竭阶段
如果压力持续时间太长,个体不能正常进行各种活动,症状也将持续。如果不能停止或变成动力,身体会出现疾病,产生的激素试图终止压力,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衰竭。当身体的防御能力耗尽时,即使对于微小的压力,个体也会变得极为脆弱,心理上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产生不良的结果,不同的压力需要区分对待。没有压力,难以投入工作;压力过大,影响能力发挥;适当的压力是工作的动力。
建议做好时间管理,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排序:重要且紧急——必须立刻做;重要但不紧急——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紧急但不重要——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情;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有闲工夫再说。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多进行散步、慢跑、游泳、瑜伽、打太极拳等活动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