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街谈巷议

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标配”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徐剑锋 2020年05月08日 08:02

  小餐桌关乎大健康,小餐桌带动“新食尚”。5月6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向全社会发出邀请,让广大市民对积极响应“公筷公勺”倡议行动的市内各大餐饮企业进行监督,为落实“分餐制”尽一份绵薄之力。(《太原晚报》5月7日)

  公筷公勺成为餐桌“标配”,这个随“疫”而变的餐饮小细节,体现的是健康文明新风尚,值得大力推广。

  在传统餐饮文化中,一盆菜大家吃、一锅汤大家舀,相互夹菜,看似热情好客、其乐融融,但在筷来箸往中,也给细菌、病毒的传播与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无论是基于打赢战“疫”、防止“病从口入”的考虑,还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出发,大力推广公筷公勺,已经成为绕不过的当务之急。

  表面上看,使用公筷公勺似乎少了些“人情味”,但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更是践行文明餐桌礼仪的应有之义。改变沿袭了几千年的用餐习惯并非易事,关键要抓住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机,加强宣传引导,尤其是从党员干部带头、“小手拉大手”突围,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每个太原人来讲,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争当公筷公勺用餐的践行者,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邻里,推动餐桌文化的移风易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原人在外就餐的次数在不断增多。大力推广公筷公勺,是对公共健康安全的一次源头治理,要牢牢抓住餐饮企业、单位食堂这个重点,以点带面,稳扎稳打,加快覆盖。一方面要强化行业自律,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将公筷公勺作为餐桌“标配”;另一方面要强化考评约束,形成引导与奖励、管制和惩罚并重的良性治理机制。譬如,与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挂钩,用市场的力量倒逼餐馆食堂来一次“餐桌革命”。

  用餐习惯并非小事,一筷一勺彰显文明。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也是重塑文明习惯的良好契机。事实证明,推广公筷公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正面引导和现场指导,过好“人情关”,摒弃旧习俗,自觉养成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必定水到渠成。 (作者为江苏自由撰稿人)

(责编:张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