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太原市严把“三个关口”做好院感防控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欣雨 2020年04月30日 15:57

  4月29日,记者从太原市卫健委获悉,针对近期部分地区由于院感防控工作失守造成聚集性疫情的陆续发生,太原市把医院作为“内防反弹”的主战场,严把“三个关口”,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期间院感防控工作。

  推行预约诊疗,严把“院前关”

  搭建咨询平台,依托健康太原服务平台和12320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传染病快捷咨询和精准预约导诊,合理分流患者,确保就医人员“少跑路、少耗时、少接触”。

  实行预约挂号,充分发挥健康山西作用,实现门诊就诊预约挂号全覆盖,科学间隔每名患者就诊时间,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减少人员聚集。39家市级医院累计提供线上预约挂号59.7万人次。

  开通“线上发热门诊”,通过医院App、微信、支付宝、热线电话、网站等渠道,探索开展先线上后现场的两次预检分诊模式。累计有1063位医生通过在线义诊25956人次,有效减轻线下非新冠肺炎患者发热门诊接诊压力。

  开展远程诊疗,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通知》,发挥城市医联体、县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作用,实现了常见病、慢性病远程就诊,并实行慢病用药“长处方”,运用“互联网+”助推医疗服务更加安全、有序、方便、快捷。

  规范发热门诊,严把“筛查关”

  加强预检分诊,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指派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师,充实预检分诊力量。同时,固定出入通道,认真核对挂号信息、严格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每名患者、家属、陪护人员都经过初步筛查,确保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才可进入院区就医。

  坚持发热门诊筛查制度,在全员全岗位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区两通道”“一人一诊一室”和流行病学史询问等措施,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病例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有流行病学史、存在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目前,太原市2家三级医院、3家二甲综合医院、3家第三方机构,累计应检尽检2693人次、愿检尽检19535人次。另有45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可开展抗体监测。

  严格实行分区管理,在各医院设置过渡区和普通区,对新收入院的患者进行单间收治,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转至常规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普通区患者如出现可疑临床表现时,立即转入过渡区单间收治,同步进行排查诊治,切实降低潜在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固化三项制度,严把“管理关”

  固化全封闭管理制度。太原市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从预约诊疗、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规范设置、住院患者筛查、病区管理、院感防控等6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住院病区设置唯一进出口通道,落实24小时门禁管理和值班值守,实行“一患一陪护一探视”,严控陪护人数、固定陪护人员,压缩探视人员数量、频次和时间;实施护工“定人定岗”制度,规定活动区间和路线,严禁串病房、溜走廊、聚集聊天,最大限度减少病区人员聚集。

  固化院内感染监测和健康监测制度。全面落实感染防控主动监测,对急诊患者、血液透析、肿瘤放疗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对手术治疗、内镜操作等侵入性操作环节实现监测全覆盖。同步推进全员岗前培训,分区、分级、分岗位做好全方位防护措施,并建立覆盖全员的健康状况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固化院感防控督查制度。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作用,先后组织6轮次明查暗访,重点就首诊负责、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防控、医废处置等开展专项检查。同时,在院感部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了感控督导员队伍,现有438名督导员,常态化监督纠正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指导处置职业暴露、巡查指导感染防控工作。特别是部分地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迅速抽调院感、医疗管理、监督等人员组成专项督查组,逐院检查指导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情况,严防院内交叉感染事件发生。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