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小康的建成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我省转型发展的关键年。4月27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政协委员们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在聚焦经济增长、关注生态修复、加强疾控建设等方面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借助短视频平台发展网红经济
民革太原市委会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通过短视频做大做强网红经济,提升太原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成为太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要素。
为此建议: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搭建网红经济助推平台。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宣传、网信、发改、文旅等部门做好顶层规划设计,高度重视政务“抖音”,采用排名考核机制,提高利用率;统筹规划、交通、文旅、经贸等相关行业,从衣食住行各方面针对性设计“太原网红打卡地”,制定发短视频“积分制”,抵价和减免门票,研究完善网红经济产业链。
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挖掘我市城市网红品牌套件。深挖传统民俗、经典名人并联合高校研发打造街头“行为艺术”,招募民间“草根”艺术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编导,编导大型街头免费实景剧、穿越剧等,打造我市独特的“网红打卡地”品牌。
招募、组建“短视频”高端人才队伍,打造“太原特色”的“网红”行为艺术孵化基地。各级宣传、文旅等相关部门可积极与融媒体协会联合打造本土“全民短视频”队伍,成立“短视频协会”“抖音协会”“快手协会”等,与高校、职业学校合作成立短视频培训学校,打造山西行为艺术孵化地。
运用网络新媒体开辟履职新渠道
市政协委员刘晓斌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政协工作的结合,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有益实践,也是提升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成效的主要着力点。
为此建议:用网络广泛连接委员,实现政治协商永在线。可学习全国政协正在积极推进的移动履职平台建设,使委员不管在办公室还是家中,只要有网络连接,都能“一键”参与远程协商,随时就一些重要议题开展讨论,增强委员责任感和参与感。
用网络搭建履职平台,打造建言资政快速路。充分利用政协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网络履职,使委员能够通过特定网络履职平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个人履职状况查询和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等。
用网络拓宽联系渠道,做到倾听民意零距离。鼓励委员通过网上晒提案、晒话题,针对时下热点问题与群众进行交流。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有关问题的定性定量研究论证,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用网络凝聚各方共识,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政协委员要增强个人网络素养,保持理性思维,主动学习网络知识,讲好太原故事、传播太原声音、树好太原形象,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让“标准化+”引领太原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民建太原市委会
我市标准化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助力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标准化工作总体水平距离国家和省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
为此建议:以标准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我市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修订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太钢、太重申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太原市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以标准化助力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以用能方式的转变支撑和推动生活方式的转变。扶持企业、科研院所制定新能源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发出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太原声音”。
建立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实现全市公交车全部纯电动化;深化绿色建筑行动,对城区范围内具备改造价值的所有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聚焦能源供给绿色清洁,以标准化促进推进煤矿绿色开采。
以标准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引导全市物流企业在快消品、医药、家居等物流领域大力推进物流业标准体系和物流设备标准化建设,助推我市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
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唤醒全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视
市政协委员孟德权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进行了考验。目前看来,疫情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更为重要的、长期的问题是我们今后的疾控工作应该怎么做。
为此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市级“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好监测考核,落实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15个专项行动,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举措中。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希望财政部门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并提前拨付疾控机构,确保疾控机构有充足的实物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一个权威高效、权责匹配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一套系统详细、职责明确、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打造一支稳定有盼头、专业有能力的生物安全应急队伍。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公共卫生职责,同时纳入政府考核项目。在我市事业单位改革中提高疾控机构的话语权。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办。设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建立应急检测设备备份机制,尽快充实基层疾控人员。
强化新型智库建设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九三学社太原市委会
太原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下强化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有助于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全市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建议:搭建服务平台。一方面由智库在平台上发布智库产品供给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智库产品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决策研究成果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该平台发布决策咨询需求信息,智库通过该平台查询决策咨询需求信息,并实现与咨询决策部门的即时对接。
构建人才体系。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将专业领域人才吸纳到智库中去,让他们学以致用,发挥更大作用。推进智库人才与党政人才交流,通过“双向挂职”“柔性流动”等形式,让懂专业的人了解政府工作流程,让懂行政的人学习专业知识。
创新实施模式。探索智库负责人、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科研部门“四位一体”运作机制,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形成“小实体、大网络”的扁平化运作模式。同时,智库采取开放式的结构,加强与上一级政府智库、企业智库和民间智库的多元交流和合作,在跨区域和跨学科之间组织科研团队,确保“库”中有“智”。
加快大数据发展应用
市政协委员赵鹏
目前我市大数据应用呈现出基础较好、部门建设积极性较高、社会化参与态势明显等特点,但对比先进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需求导向,定向把控,守住底线。站在研究者的视角推销新技术,站在企业的视角推销新产品,站在城市老百姓的视角把握城市发展的个性特点和脉搏节奏,对症下药地提出顶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来说,数据就是核心资产,底线就是数为我用、数聚我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不能造成路径依赖、数据绑架。
强化领导,优化体制,夯实基础。明确领导机构和统筹牵头部门,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建设规范,从财政统筹入手,建立从规划立项、资金预算到运维服务等一整套的信息化项目统筹机制,建立市级数据库和数据立交桥,实现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多方利用的共享机制。
需求导向,统一规划,适度投资。采取“模块式开发、积木式搭建”方式,梳理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共性需求和要素,快速便捷搭建应用系统,节约研发维护的资金成本。全市统一项目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数据开放、统一资源共享、统一业务协同,以此保证体制上有“统”的保障,机制上有“融”的支撑,发展上有“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