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7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近日印发的《太原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规划管理部门较多、规划类型过多,规划内容及管制规则重叠冲突导致“规划打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空间利用质量和效率。同时,规划频繁调整,违规用地、违规建设情况时有发生。
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十分必要。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方案》确定了我市规划期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目标,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确定“三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年底前,我市要按照国家“五级三类”(即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要求组织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并指导各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构建统一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体系,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设。结合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市、区)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完成“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今后我市将以“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系统推进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及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