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催生了网课模式,一群“神兽”被圈在家里透过屏幕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易缺乏自主性,甚至沉迷于终端设备上的娱乐,自我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如何顺利度过这段难得的亲子时光,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居家学习困惑多
高一学生家长吴辉和闺女的“猫鼠大战”持续上演,导火线是闺女的自律性太差。闺女总是趁她不注意在平板上“干闲篇”,一听到她的脚步声又迅速调回学习页面。有一回闺女手慢了,被吴辉发现,孩子大了,只能批评几句了事。没过两天,闺女玩得太投入,半夜两三点还不睡,吴辉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一气之下把平板电脑摔出了门外。网课仍要继续,吴辉随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轨行为”,便会咬着后槽牙说:“干吗呢?专心上课!”
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段瑞最头疼的就是儿子学习没有主动性,拖沓多动。看到儿子磨蹭,段瑞心绪浮躁,难免吼叫打骂孩子,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学习效果也不太好。
初一学生萌萌的妈妈电脑玩得并不转。萌萌妈需要不定时检查各科群里对作业的要求,下载打印相关学习资料,并辅助孩子完成网上体育、美术、音乐等任务。各科老师在群里发起反馈后,她必须实时告诉孩子需要弥补和改进的地方。萌萌妈既要完成自己的事情,又要当好孩子的“助教”,精神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怎一个“疲”字了得。
专家支招巧应对
针对家长们的种种困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静晖老师给出了一些中肯且实用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对照参考。
对于小学生及初中低年级学生,张老师建议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布置一个空间,专门用来上网课。布置要简单明了,只放上课必备的设备和学习用品。这样就人为地划分出一个类似“教室”的区域,除了上课之外,要求孩子一下课就必须离开那个空间,平时不能去“教室”。
其次是模拟平时上课的作息时间,和孩子商量制订一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里要包括上课、作业及运动娱乐的时间,在情况允许时,还应包含外出活动的时间。每周根据执行的情况,可以调整时间表的安排,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
还可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孩子和家长轮流发言,每周指定一位家庭成员主持。指出本周以来感谢对方付出的部分,以及希望对方调整的部分。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和表达心声的机会,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家庭会议要在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千万不能开成批斗会和思想教育会,不然孩子以后就再也不参加了。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家长的信任及尊重很重要。所以,高中生家长能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后勤,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自主性,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在线教育是趋势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次疫情,网课这种灵活的新形式都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让网课背上这口破坏亲子关系的“锅”,不如让它成为孩子学习助力的小帮手。
滨河小学在网上开设了“彩虹课堂”——“走进世界名画从摆拍开始”“居家停课不停学多彩生活不失约”“走进诗歌的世界”……一系列寓教于乐、学生们参与性极强的网课让孩子们的居家学习变得如彩虹般多姿多彩。
三年级的刘一凡和妈妈一起动手,拿家里的纸巾、浴袍、衣架给自己打扮一番,摆拍出的世界名画《吹笛少年》,惟妙惟肖;“我们是春天的孩子/在春的怀抱里/茁壮成长/蓄势待发……”四年级的孩子们学完现代诗单元后,诗兴大发,化身小诗人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美好。家长们也参与其中,帮孩子录制朗读视频,把这些原创诗整理成册,各班在学习平台上交流点评,既有知识性更具趣味性。
网课,恰似一门考验家长智慧的家庭教育实验课,需要家长认真“备课”、摆正心态,有序、有料、有趣、更有温情,居家学习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