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用品投诉成“热点”、餐饮住宿退订成“难点”、蔬菜粮油供应成“焦点”、线上购物配送成“堵点”。4月6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诉情况:受理消费者投诉2647件,解决2591件,投诉解决率9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7万余元。
疫情突发 防疫用品吃紧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需求量激增,一时供不应求。部分经营者趁机哄抬价格,或以次充好、假冒品牌、趁机售卖“三无”产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成为消费舆情和投诉热点。截至3月底,全市消协系统共受理防疫用品投诉883件,其中,产品价格、合同问题方面投诉较多。
案例1:口罩坐地起价。消协接到投诉,一位消费者大年初二在和平路一家药房购买白色一次性口罩,一包20个15元,而平时价格为8元,认为该药房因疫情口罩涨价不合理。消协工作人员经电话协调,经营者退货并退款。
案例2:售卖“三无”产品。药店等正规渠道销售的口罩、酒精及消毒液等防疫用品脱销、供不应求,于是,微信朋友圈等不规范售卖行为四起,因其进货渠道、产品质量及安全没有保障,坑害了消费者权益。消协接到相关投诉,反映购买的口罩外包装简陋,没有厂家信息,没有执行标准,认为属假冒伪劣产品。消协工作人员联系要求经营者退货、退款,并禁止销售不合格口罩等。
案例3:无法及时发货。消费者3月7日在网上购买口罩、消毒液等,当时商家说次日送达,等了4天货没送来,遂致电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随后联系商家,回复是因人手紧无法及时配送,并答应当日下午送货。
出行受限 定金退还难
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其中,年夜饭、婚宴以及出行住宿等均受到影响,而涉及的已交定金、预付款等难退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案例:消费者1月份在东方国旅报团外出旅游,但因疫情导致无法出行。1月23日,遂去旅行社退订合同,对方称春节后退费,但一直未退款。无奈之下,消费者向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联系该旅行社,得到答复称未复工。之后,消协落实此事,旅行社回复事情已解决。
居家防控 发现物价涨
特殊时期,超市和市场上的果蔬、粮油因疫情未能及时从外地运输回来,导致一些商品缺货,部分经营者借此为由调高价格,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案例:2月23日,梁女士在一个综合菜市场购买了一些果蔬,结账时发现价格涨了不少,认为超出上涨幅度范围,于是向消协投诉。随后,消协工作人员联系该菜市场管理处说明此事,事后,商户把多收的钱如数退还给了梁女士。
宅家网购 配送不及时
疫情之下,网上订餐、网上买菜、网上买药等催生了“宅经济”,随之而来的相关投诉不断增多。一季度,全市消协系统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25件,主要问题涉及质量问题、运输问题、价格问题、售后服务问题。诸如,线上购买的生鲜食品不新鲜、包装不完整,或是配送时间过长以及商品不明码标价、额外收取配送费等。同时,还出现线上购物退换货困难等情况。
案例:3月10日,冯女士致电消协称,在当当上给孩子购买上课所需书籍,2月16日下单一直没收到货,与客服联系也未果。随后,消协工作人员向经营者了解得知,因疫情影响小区封闭,库房一直未开,等开封后马上寄出,冯女士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