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姐现在可以算是我们公司的一员了,她要是不来上班,我们都有点不习惯了……”
2月19日,太原市税务局干部宋小娥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下沉到山西旭航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个月以来,从税务干部到企业员工,从“门外汉”到“门儿清”,她成功得完成了非常时期的角色转换。

把“深度”体现在扎根上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为尽快发挥突击队员作用,她坚持向管理层学,向老员工学,向政策学、向实践学,厂里的案头和家里的床头,一摞资料已经成为“标配”。在边学习思考、边实践求证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不断熟悉,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不断熟悉,工作也从蹒跚学步变得越来越驾轻就熟。如今的她,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截止目前旭航在岗生产工人有61人,准备进行核算检测的还有18个人,争取月底复工人数达到正常状态;截止目前旭航的订单量是一个项目4栋楼10000多平米,月底完工进场;正在洽谈的项目有三个,预计15000平米,4月份投入生产,目前的订单签订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左右。”从她嘴里如数家珍的一串串数字里,我们读懂了成百上千个像她一样的突击队员的辛苦付出。

把“力度”体现在纾困上
山西旭航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生产加工、销售租赁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中小企业,是晋源区首批复工复产范围内的规上企业。公司平时的用工人数在80人左右,生产高峰期用工量能达到100多人。但介于当时严峻的疫情形势,工信局批复的首批复工人员仅仅24人,实际生产工人不到10人,企业复工复产遇到了“用工荒”的最大难题。宋小娥同志一方面主动向区工信局和疫情防控中心了解复工复产政策,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外地员工返并,进行隔离观察;一方面积极与区工信局、晋祠镇协调,招聘附近村镇因疫情无法外出打工的人员进场工作,既解决了公司用工问题,又解决了这些人员无工可打的现实状况。在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产能迅速恢复,目前已达到疫情前的80%。

把“速度”体现在结果上
2月20日完成企业复工复产材料的线上申报工作,2月23日完成企业复工复产的实地检查和结果上报,2月25日,山西旭航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收到了企业复工复产通知,成为晋源区首批22户允许复工复产规上企业中最先收到复工复产通知的企业之一。2月27日,山西旭航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复产,短短几天的“急行军”,是宋小娥同志和企业一起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答卷。
如今,成百上千个“宋小娥”同志仍然全天坚守在企业一线,为全面复工复产、提速提质、达产达效不辞劳苦、来回奔波。他们正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用务实的担当和作为,践行着服务员、守门员、信息员、战斗员的“四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