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程永秀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放下了女儿妻子妈妈的身份,做一名抗疫的战士,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愿春回大地,山河无恙!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工作十余年的重症专科护士,在疫情初期,我积极请战,做好到抗疫一线的准备。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只要一声令下,我就会背起行囊。
接到命令后,我不敢回在晋中市的父母家中。1月31日,99岁高龄的奶奶去世,我也没能送她最后一程,父亲对我说:“特殊时期,特殊的使命,你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去工作,安心工作,做好防护,奶奶会佑你平安归来,归来后去看他。”爱人告诉我:“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院领导嘱咐我:“放心去支援,医院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你们要一个都不少的回来。”带着亲人的祝福,领导的嘱托,我来到了四院。

第一次接触确诊患者是在元宵节这天,山西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出现,我赴四院进行重症患者的护理。在一个陌生的病房,有着我熟悉的仪器,熟悉的工作场景,我感觉我会得心应手的完成工作,但是现实给我一记重锤,同样的事情比平时会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因为我们都是监护室中的“大白”,我们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眼镜外面有护目镜,并加戴面屏,多层口罩,厚厚的隔离衣,多层的防护,保护着我们的同时,给我们熟悉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视线受阻,呼吸费力,行动不便,操作不畅,操作费力,身体不适等等各种挑战,我们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坚持就是胜利,重症患者新冠治愈了!我们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所谓的经验是从痛苦中获得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会适用于自己,工作中我学会很好的协调,熟能生巧,从会到精是我现在对工作的总结,从1个小时穿好隔离衣还需要院感老师不停的提醒与检查,到30分钟可以自己很顺利的完成,戴着3层手套的我能顺利的采集各种标本,我们像大白一样笨重的身躯灵活的穿梭在病房中,我又找到了我熟悉的感觉!

3月1日,结婚十年纪念日,3月15日儿子郝文浩的五岁生日,我缺席了,我没有缺席今年的战役,这次战役将在我职业生涯中留下浓重色彩。


面对疫情,与其慌乱,不如实干,尽己所能,为防控出力,有人冲锋前线,就得有人守护后方。面对战役,我们既能在故纸堆固守后方,也能在前线冲锋陷阵!就让我们,同舟共济度时艰,心手相连战疫情,就让我们,以众志成城,彰显山河志,以万众一心凝聚家国情。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春回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