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刑事案件法律文书如何送达才能既保障被告人刑事诉讼权利,又保障人身健康?2月21日下午,万柏林区法院成功通过电子方式向取保候审被告人远程送达起诉书。据悉,这种送达新做法在全省法院系统尚属首次。
刑事案件向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等材料,通常采取通知到法院直接送达的方式,但在当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这种传统送达模式可能带来疫情扩散风险。为兼顾疫情防控和依法开展刑事审判工作,万柏林区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积极探索线上送达新模式。
该院近期办理的一起危险驾驶案件中,被告人任某被取保候审,因处于疫情防控期间,法院迟迟无法向任某送达起诉书副本,致使审判程序停滞不前。经研究、测试,法院决定通过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完成远程送达。2月21日下午,法官、书记员登录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并输入被告人任某的有关信息,任某通过预留在案的手机号收到的信息登录手机客户端进入视频。法官首先让任某持身份证、自报本人身份信息,再与案卷中的被告人照片、户籍证明等进行比对,确认任某的身份无误,再通过系统向其发送起诉书、相关权利义务告知书等材料。任某宣读并确认收到上述材料后,法官在线询问相关程序性问题并形成笔录发起签名。任某核对笔录内容无误,线上签名提交。书记员确认签名无误后,导出文档,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顺利完成这次法律文书送达。
据悉,万柏林区法院新收刑事案件中,未羁押的被告人不在少数,且不乏身处重点疫区人员。下一步,该院将继续推进和完善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的远程操作,通过“云审判”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