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的太原
早春的天气还有些寒冷。
早晨7时30分,
迎宾社区书记闫莉
简单洗漱打扫过后
披上外衣,戴好口罩
招呼刚上初一的女儿准备上网课
踏出家门,进入工作状态
爱操心的“大管家”
“闫书记,又这么早。”
“早,你也辛苦了!”
7时45分,从自己家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路程只有1.3公里
但是一路上,闫莉要操心的事却不少
车辆管控执行得怎么样?
外来人员有无特殊情况?
到了小区门口
她总要去门卫室看看情况,叮嘱几句
随着大量人员复工返并
社区成为防疫主阵地
闫莉与同事们绷紧了心中的弦
自年三十开始
闫莉的手机的信息提示声开始此起披伏
从此,她成为家里的“大忙人”
全身心扑在基层防控工作上
十几天里她的微信运动
显示走了近20万步
不孤单的“大忙人”
闫莉今年34岁,年纪不大
却已被女儿戏称为
单位的“大管家”
幸好,这位“大忙人”并不孤单
此时,社区办公室里
已经有不少工作人员忙活开了
圆圆脸的“90后”社区工作人员张焱婷
一大早坐在电脑前编写“告居民书”
和她同龄的辛晨玥正在更新
社区来并人员信息
有的跑进跑出的张罗当天要张贴文件……
连同闫莉在内
迎宾社区共有18名社区干部
2名社工,5名志愿者
非常时期,谁也不曾休息,谁都不敢松懈
7时50分,晨会开始
闫莉简单梳理任务与分工
“今天的工作安排,门岗管理、环境消毒、
居家隔离对象沟通
来并人员信息核查……”
停不下来的节奏
闫莉一上午将近打了60个电话
发了200条微信
午饭匆匆用泡面解决后
下午3时,有居民联系社区
辖区内有从回武汉回来的学生
闫莉立即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先联系物业了解情况
再从社区居住底卡上查询联系电话
下午5时左右,闫莉把自掏腰包买到的枪温
送到了需要的小区
消毒水不够,社区少用点
尽量留给隔离家庭、无物业的小区使用
口罩供不上
社区入户工作人员洗一洗,晒一晒
还能继续戴
闫莉说:“我们也怕病毒,但我们必须挡在居民前面。”
下午6时,下班前闫莉和同事们
要对隔离人员送去口罩、消毒水
以及生活日用品
走访完最后一户
夜色渐深
闫莉回家路上还不忘
微信叮嘱几句第二天的工作
新的一天
又是一场新的战役
全媒体记者 陈珊 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