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早上7时,53岁的退役军人孔德明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来到坞城路一个无物业管理楼院“上班” :登记出入人员信息、测量体温……
坞城街道有12个无物业管理楼院,在防疫中无人管理,孔德明等24名退役军人党员便主动担当,组成突击队、当好“守门员”,甘做居民院落“防火墙”。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小店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为居民筑起一道“防疫墙”。
退役军人冲在前
2月3日,最低气温零下11摄氏度。早上7时,孔德明开始在省财贸宿舍门口,认真登记进出人员信息,一一测量体温。
“进来休息一会儿,外面太冷了!”门房师傅招呼他。
“没事儿,进去就看不到有人进出了!”孔德明笑着摆摆手。
孔德明是一名有13年军龄的退伍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疫情一爆发,他就想赶往武汉当志愿者,但由于武汉已经“封城”,只能作罢,转而在辖区当志愿者。
坞城街道有12个无物业小区,为加强防疫管理,坞城街道雇来了保安,但管理仍比较松懈。
这时,孔德明等人的请愿启发了街道干部。一天时间,坞城街道24名党员退伍军人主动加入党员小分队,分头赶往12个无物业小区“上岗”。 家门口有了“守护神”,居民感到安心,出入时也会由衷地向他们道声“谢谢”。
“红色物业”妙招多
在龙城街道国风上观小区,大院门口摆着消毒液等消毒用品,还有一辆便民小推车。
小区每栋楼下,都有一只回收口罩的专用垃圾桶,上面用粉色和蓝色卡纸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
在每个单元门口,都放着一盒纸巾,供业主垫着拉门把手和使用电梯按钮。
所有这些,都是“红色物业”——嘉宝物业党支部的防疫措施。
嘉宝物业党支部共5名党员,早在1月21日,嘉宝物业党支部就提前开始了防控措施。
该小区只留一个大门供大家出入,并由党员每天在门口轮流值守、宣传和喷洒消毒。
刚开始,一些业主不理解,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家不由地感慨物业党支部的预防措施做得好。1月24日,一户湖北籍的业主一家三口返并,嘉宝物业党支部书记王剑文为他们测量体温后发现一切正常。但保险起见,他请这户业主配合,在家自行隔离两周。
从那天开始,每天早上,王剑文会打电话询问对方体温情况,并了解生活需求。隔一两天,他就会将蔬菜和纯净水送到对方门口。
隔离期间,这户业主一家健康状况良好,而由于王剑文的及时关心,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保障。
最近是返城高峰期,为避免外来车辆入内影响防疫,党支部备了一辆小推车,用来帮业主在门口下车后,推运行李。小推车每天定时消毒,避免二次污染。而业主订购的外卖,则统一放在门口,由党支部派员分送给业主。 小区居民说,是物业党支部为大家当好了“守门员”“宣传员”“清洁员”和“监测员”。
党旗飘扬提信心
小店区先锋街的兴武小区是无物业小区。1月31日,该小区门前竖起党旗,设立了党员先锋岗。70岁的老党员郭学理身先士卒,小区的18名共产党员自发组织,轮流在宿舍院门口值守,筛查进出人员。郭学理说:“作为党员,我们应该带头守护自己的家园。”
小马社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防控责任大。小马社区党支部于1月29日发布党员招募令,36名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14名志愿者挺身而出,成为防控主力。他们坚守各个劝阻点,发放温馨提示、耐心劝导、开展流动宣传,成为疫情防控的流动哨。
平阳路街道南环社区党员韩绍健则每天骑着电动车,载着小音箱,在辖区循环播放防疫抗疫的相关知识。
亲贤社区则组成党员突击队,分为5个小组,发挥大家与居民熟悉的优势,劝返想出门“遛弯”的居民,定期给小区公共场所消毒。
在疫情防控中,小店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广大党员成为防控中的“红色头雁”“红色细胞”,带领居民树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