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太原新闻

战疫日记:我在隔离病区的第一个夜班

2月1日 太原 多云 -8—3℃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太钢总医院(山医大六院)付彦卿 2020年02月07日 08:07

  2月1日,太钢总医院(山医大六院)儿科医师付彦卿主动请战,紧急支援太原第四人民医院。到达医院的第一个晚上,他冲锋在前,值了第一个夜班。随后,他记录下那晚的点点滴滴......

  交接班

  今晚,带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我在抗疫第一线值了第一个夜班。交接班后,我先熟悉疑似患儿的病历,了解了患儿的病情变化过程,准备进入隔离病区,去和疑似患儿面对面。

  穿防护服

  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步就是要穿好防护服。在护士的帮助下,洗手——戴口罩——戴无菌帽——戴手套……我一步步地按照步骤操作着。我深知,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风险。我小心翼翼地穿,护士也仔细地帮我检查每个细节,终于穿好了防护服。

  当在防护服上写下我的名字的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禁区门前

  隔离病房是医院的“红区”。当我往隔离病房走时,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但还从没有像这样全副武装进入隔离病房。

  看着眼前最后一道防护门,我的心里有些忐忑:这就要进入特殊隔离的病区了吗?我是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天职,再难再累再危险,我都要上。病人正等着我去救治,我不能退缩!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进入隔离区

  当我用力推开最后那道防护门,慢慢步入隔离病区时,心情反而放松了。自我感觉除了口罩捂得有点呼吸不畅,没有其他不适。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尽快适应了隔离病区的负压环境。隔离区收治了4名疑似新冠肺炎的儿童,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11岁,均有接触武汉抵(返)并人员流行病学史。面对每一名患儿,我都以笑容面对。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我都语气和缓地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使后续的查体变得轻松许多。我是一名医者,同样也是一名8岁孩子的父亲,了解孩子的心理。穿梭于每间病房,我认真解答着各种医学问题。临走时,患儿的一句“谢谢,再见!”,让我瞬间充满自豪感。我发誓,我会好好守护你们。

  我们在一起

  时间飞快,第一个夜班就这样结束了。我想,这应该是我临床生涯中最难忘的夜晚。当我推开最后那道防护门时,不仅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同时内心更充满了战胜疫情的无畏勇气和强大自信。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病房就是我的战场。我们和患者在一起,我们就是患者的希望。面对患者,不允许我去害怕,只有给患者信心,才能让患者有勇气战胜疾病。这是我的使命和担当,更是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信心和决心。

  最盼望的时刻

  2月3日,太原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已被排除,4名儿童体温正常均超过三天,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排除疑似病例,2名已出院,2名即将出院。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