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宽阔整洁、污水河道得到治理、特色农业正在兴起……看着美丽乡村给自家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小返乡后李家山村的村民常战华心里倍感温暖。2019年,随着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常战华家几辈人用的土旱厕所,改建成屋内的水冲式厕所,“这下老人和娃娃们再不用淋着雨受着冻上厕所了,干净又方便,村里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常战华家的可喜变化,是杏花岭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民谋幸福的真实体现。2019年,杏花岭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制度建设、重点任务、特色农业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谱写农村发展新篇章。
强规划 重特色 树样板
美丽乡村,是村里人乐享、城里人向往的风景。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区东北部,区域位置优越,是典型的城乡接合区域。为了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杏花岭样板,绘就新时代乡村美丽画卷,杏花岭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1号文件精神做好‘三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全区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杏花岭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方案”等,全面安排和部署全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全区共有涉农社区和农村44个,其中15个已经纳入太原城中村改造,6个计划参照城中村实施整村改造,剩余23个村庄则是此次规划的重点。由于这些村庄的规模、特点、发展方向各不相同,整体规划时,特意聘请了同济大学的专家编制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示范村村庄规划及整治规划。”在杏花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韩伟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规划图册,这些都是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而设计的,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作为发展目标。
从规划图册中可以看到,窑头村将要打造成城乡一体化城郊融合类示范村庄,重点发展花果观赏、农林采摘体验、自然教育、红色文化体验、餐饮服务和团建活动服务等产业;水沟村,则要打造一个集精品农庄、民俗老街、亲子采摘、郊野公园为一体的“世外之源”。目前,全区2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立项工作、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其中8个村已经完成了施工设计,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厕所 大民生 更宜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9年以来,杏花岭区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不仅是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更是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2019年,杏花岭区乡村三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改善入手,查摆问题、推进解决、落实整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摸底,建立了一户一档,确定完全上下水水冲式厕所、三个化粪池加清水罐无害化厕所、普通卫生厕所加大三格无害化处理的三类厕所模式,因地制宜向村民提供改厕模式,由村民自行选择。
2019年,全区新开工改造农村户厕986座,完成全年任务的140.86%,并且在麦坪、小返、后李家山等村新改造农村公厕4座。目前,后李家山、东坪、窑头、南坪梁等6个村完成了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下岭、西岭、河里头等14个村农村户厕改造正在全面展开。
推进“厕所革命”,让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正在成为村民生活中的标配。
杏花岭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清洁行动,去年以来全区整治高速沿线居民点第五立面8.81万平方米,整治沿线企业第五立面15.79万平方米;拆除违建、废弃建筑、残垣断壁46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1325.8吨,清理河道沟渠413.3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81.3吨;2019年推进麦坪、水沟、耿家庄、枣沟、大窑头、小窑头等11个村的污水治理工程。
抓特色 铸品牌 兴产业
“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到我们村里休闲,吃农家菜,享农家乐。去年,我们修建了采摘步行道,把村南杏园打造成杏花公园,下一步还要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精品项目。”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润全说,“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村民们把日子过得愈加红火。”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杏花岭乡村地区位于东山丘陵地带,旱地多,农业生产条件差,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杏花岭区找准了“小而精”“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特产特色,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集水果采摘、田园休闲、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品牌是特色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有效载体,发展特色农业应以质量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小返的大红果、水沟的葡萄、河里头的大樱桃、长沟村的柿子……这些特色农产品已成为一个个金字招牌,吸引着游客们呼朋引伴、携家带口来到这里,体验农耕和采摘的乐趣。杏花岭区结合小窑头非遗村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了采薇山庄、薰衣草庄园、海棠园、龙角山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娱乐产业。
“去年,区里给俺们重新规划和完善了几个村子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越来越漂亮,乡亲们舍不得远走,城里人赶集似的来。”杏花岭区修整美化了河里头村的采摘园护栏,在窑头和水沟村之间新建了连接步道和采摘步道,村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特色农业带来的实惠。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杏花岭区委、区政府按照部署,积极推进窑头、水沟、西岭、长沟美丽乡村连片建设,加快实施后李家山、麦坪、下岭、耿家庄、大窑头、小窑头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窑头村、水沟村进行了省级示范村建设,窑头村、水沟村、东坪村、长沟村被命名为首批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开了个好头儿,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韩伟说,“我们将继续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风貌管控五大任务,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化、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以富民惠民为核心,突出产业支撑和基础配套,一幅“生产高效、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生机勃发”的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在杏花岭区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