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巷长378米,西起新建路,东至南海街,所以从两街名中各取一字,起名为新海巷。
新海巷修通后,连接了新建路和南海街,方便了周边居民。但近年来,却出现诸多问题。路边有人搭起违建,居民院围墙墙皮脱落,便道上的行道砖破损,小商小贩随意叫卖。 创城前,新海巷只是周边居民通行的一条便道。创城中,庙前街道在该街摆放了花坛,修复了路面,规划了停车位。更重要的是,该街被迎泽区司法局和庙前街道打造成为“法治一条街”。路北的围墙上装饰有“法治名言”,形成法治文化墙;路南以唐诗宋词装饰。行人走在小巷中,既可徜徉诗歌海洋,又可从“法治名言”中获得警示。新海巷已成为一条有文化有内涵的巷子。
居民讲述讲述人刘学中,83岁,新海巷老居民。
我是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的退休职工,一辈子做技术工作。1986年,我搬入新海巷的宿舍。那时,新海巷是条“断头路”,宿舍院西面一家单位的仓库堵住了东西走向。我们出入宿舍院只能从南海街走。宿舍院门前是土路,一下雨就深一脚、浅一脚的,特别不好走。
2008年,政府打通了新海巷,这样一来,我们出门就方便多了。出门右拐可通到南海街,左拐则通往新建路。外孙女上桃园小学,后来上太原三十七中,都是走这条路。可以说这条巷子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一条路。
过去路边有人摆摊卖菜,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干净。去年创城以来,新海巷“升级”改造,从普普通通的一条路成为有特色、有文化的街巷。
首先是新海巷规划了停车位,减少了原先乱停车的现象,小巷交通状况大为好转。与此同时,南海子公园的建设也同步推进。往日的“臭水沟”变成美丽的小湖,南海子公园的南门就开在巷子中段。公园的黑色栅栏上,挂着“太原市民文明公约”“杨氏太极动作要领”等内容,与公园“文体活动广场”的定位相吻合。
顺路往东走,黄色墙壁上挂着“弘扬法治精神建设首善迎泽”的宣传语。中式回字格内,“法治名言”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法治名言”南侧,唐诗宋词的几个大字清晰有力。从东往西,黑底红边的宣传栏中,依次写着古今中外的法治名言。既有宋代宋祁的"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也有梁启超的"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还有马克思的"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版面让人眼前一亮,南北文化墙相映成辉。
“法治一条街”给我们带来啥?那就是大家更守规矩了。走在路上,我肯定不会闯红灯,也不会乱扔一片纸。这么高雅清新的路,仿佛有了一种精神,树立起“规矩方圆”。 本报记者侯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