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出现一段时间的沉默,也许是遭遇了校园欺凌;看似校园欺凌者,也许曾在家庭或学校遭遇过暴力……影片《少年的你》正在热映,11月7日,针对该片反映的校园欺凌话题,小店区心理研究会举办家长沙龙,让家长了解校园欺凌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帮孩子避免和面对欺凌事件。
“什么是校园欺凌?”当天下午,当小店区心理研究会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丽梅提及校园欺凌话题时,一个年轻男孩非常激动。他说,自己曾遭遇过校园欺凌,并讲述了他的亲身遭遇。
通过他的分享,胡丽梅适时带父母们了解,校园欺凌可能是肉体上的伤害,也可能是言语上的暴力,甚至是群体对个体的刻意孤立。校园欺凌的伤害不仅仅是一时,更可能在较长时间里,对受欺凌者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当父母发现孩子情绪异常时,应关注孩子是不是可能受到了校园欺凌。
胡丽梅还分享了一起案例。一名学习优异的女生被一个“学渣”男生胁迫侮辱。几年后,父母才得知此事,并带女生来咨询。胡丽梅了解到,这对父母常告诉女生“你学习好就行,其实啥也别管”。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女生遇到伤害时,不懂该如何自保。校园欺凌毕竟是少数,家长不能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漠视。为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家长应积极支持并教孩子学会自爱——当别人侵犯自己时,要有勇气说“不”,并及时求助于老师和家长,避免伤害事件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