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特别关注

80后“小巷总理”:居民眼里的“好闺女”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李涛 通讯员 王钦 文/摄 2019年10月22日 07:28

  社区干部连着千家万户,每天面对的是居民百姓,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被称为“小巷总理”。平日里,她们奔波在社区第一线,忙于处理社区里的大小事务,是离居民最近的干部。80后的陈芳,是万柏林区千峰街道迎泽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社区每天有什么新变化?她比谁都摸得清,总能第一时间帮居民解决好,被亲切地称为“好闺女”。

  遇到“下马威”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社区工作,陈芳坦言:“一开始我脑海中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整天和一帮子老头老太太打交道,也只是扭扭秧歌、跳跳舞,干些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然而到社区工作以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区虽小,五脏俱全’,要干好这个‘小巷总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记得,到迎泽北社区上班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下马威”。那一天,她第一次面对拆除违建。有居民在家门口悄悄搭起了雨棚,陈芳上门做工作碰了一鼻子灰,因为涉及个人利益,这位居民不仅不配合,还情绪激动地把她推搡倒地。

  当时觉得心里冲击特别大,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但她没有抱怨,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多次劝说动员后,这位居民终于同意拆除了。还有,半导体厂小区有一户居民,多年来一直以拾破烂为生,在楼后的林带内堆满了捡拾来的各种杂物,周围居民反映强烈。陈芳发现这一情况后,不厌其烦地给这两位老人做工作。一开始老人很倔强不理会,甚至还用侮辱的语言骂她,但她继续耐着性子一次又一次地劝说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带领工作人员清理这片林带内的杂物,慢慢的,老人也开始配合社区的工作了。

  芝麻小事啥都管

  迎泽北社区南起迎泽西大街路北,北至玉门河南沿岸,东起汾河西干渠,西至理工大东墙,管辖9个居民小区,辖区还有9个驻地单位。

  社区工作比较琐碎,一个个居民小家庭构成了社区大家庭。作为社区的“当家人”,陈芳深知自己的职责。社区里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有育龄妇女,哪户住着老人和孩子,谁家有下岗无业人员,谁家生活困难,她了如指掌。

  社区老人张长锁,年过七旬,患有脑血栓等疾病,常年吃药看病,高额花费,生活面临困难。得知这个情况后,陈芳一方面及时进行慰问、帮扶,另一方面向上争取部分扶贫资金,缓解了老人的生活压力。

  半导体小区的王晋文,今年55岁,是半导体小区的一名无妻子儿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患有二级精神病,日常生活完全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她立即将其列为社区重点帮扶家庭,不但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其送去温暖,平常更是隔三岔五地上门嘘寒问暖。解决困难退役士兵李文忠的就业问题;解决在节能改造中水利设计院小区每栋楼的房顶、窗户漏雨、家中泡水遗留的问题……这样的事情,陈芳都会管到底。

  创城让生活更美好

  创城以来,她一有时间就在小区里到处转悠,只要是发现有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的情况,第一时间就找到业主做工作、解难题。

  针对辖区内居民楼大多数都是老旧楼房,基础设施差,没有地下室,房子面积小,很多人占用公共部位摆放私人物品的问题,她不厌其烦地找居民做工作,不放过一处卫生死角。

  电子所小区,紧邻迎泽大街,有着老旧小区的“通病”。陈芳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将小区环境彻底清理,又与街道、区政府、驻地单位联系筹措资金谈改造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区、街道的资金支持后,每天督促工程队施工改造,经过对楼道,墙体外立面粉刷、路面铺设、小区健身器材更换等一系列工程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创城中,她带领社区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法”,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六步工作法”,形成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途径;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五宝工作法”,用关爱心、人间情、婆婆嘴、公平理、国家法等“五大法宝”化解居民矛盾,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楼,大矛盾不出院。

  而且,她创新了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发动了4万多名注册志愿者,成立了20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被社区居民称为“常务”志愿者。“我经常问我自己,我是谁,我应该干什么?”她说:“我是党和政府选出来的,是社区居民选出来的,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要为群众做一点实事。”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