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行公交”:村民眼中的致富列车
在太行山深处的太焦铁路上,只有3节车厢的8171/2次列车,常年往返于晋中榆次和沁县大平之间,全程有21个车站,不到10分钟便停靠一站,极大方便了沿途数十个村庄老乡们的出行。这辆列车将太行山的山货带出去,再把日用品带回村里,村民生活日益富裕,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太行公交”。
太谷县范村镇前庄村是8171/2次列车途经的众多山村中的一个,多年前曾居住着上百名村民。近年来,许多老乡搬出了大山,但还有一小部分村民,因为留恋故土,仍居住在这里。他们平时进出大山,完全依靠8171/2次列车。
村民杜满根家除了政府免费发放的母鸡和羊羔外,还种着三四十棵核桃树、十多亩玉米和谷子。近年来,随着大山中农特产品走俏,杜满根家的土鸡蛋、核桃、小米越来越受青睐。他每隔两天出山一趟,将家中的山货带到县城。
60多岁的老杜高兴地说:“这几年靠着卖山货,再加上国家的扶贫政策,家里置办了彩电、冰箱等家电,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提起今年的收成,他喜不自禁:“今年核桃收成不错,能卖个好价钱,但如果没火车,核桃只能烂在家里。”
坐着火车,走出大山。20多年来,与其它村庄一样,前庄村村民对火车有着深深的依赖。村中年龄最长的杜秋刚提起出山,更是感慨颇深。
“我的父辈没见过火车,想出山,只能靠两只脚,到县城得走3天3夜,后来有了火车,一个多小时便能出大山、到县城,家中囤积的山货也不再发愁销售。”杜秋刚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朝着火车经过的方向望去。
前庄村距离最近的沿寨火车站,有大约5公里的山路,平日村民们带着山货赶火车,习惯了肩挑背扛,虽然山货有些分量,但村民们的脚步是轻快的、愉悦的,偶尔,他们还会放声唱上几句。
上午10时,杜满根像往常一样,装了满满两筐山货,用扁担挑着赶往沿寨站。1个小时后,杜满根登上了熟悉的8171次列车。列车长任雪峰和列车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亲热地和他打着招呼,并帮他将山货一一搬到车上。
任雪峰表示,8171/2次列车票价非常便宜,全程只需10.5元。多年来,沿途老乡经常乘坐这趟列车到榆社、武乡和沁县赶集,一来二去都成了熟人。谁家种了几亩地,谁家有什么土特产,甚至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都像家人一样了解。
车厢里,与杜满根一样出山赶集的老乡有很多。他们带着农特产品,从沿途各个小站登上这趟列车,在一起交流着,引起了其他旅客的兴趣。不少山外的旅客上前咨询、购买。老乡刘玉喜的几袋苹果被“一抢而光”,而杜满根带的山货眨眼间也“销售一空”。小小的列车像流动的农家市场,处处洋溢着笑声。
在老乡们淳朴的笑声中,任雪峰说:“这几年,沿途村民通过火车,将山货推广出去,生活日渐富裕。有的老乡在政府帮助下,搬到了县城安置房,有的小山村只剩两三户人家。但只要有旅客,老乡们需要,我们会一直做好服务。” 8171/2次列车在崇山峻岭中行驶着,车厢里,传出老乡们阵阵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