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夫,根据病人的情况,我认为……”9月4日下午,在山西省中医院远程诊疗中心,肿瘤科医生郝淑兰正在通过大屏幕与远在绛县中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薛燕燕一起为患者刘维生会诊,通过镜头的前后移动、放大缩小,郝淑兰不但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望诊,甚至可以在对方医师的协助下,了解患者脉象。据了解,山西省中医院自2017年4月搭建“中医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以来,已先后与平遥、垣曲、平定等地32家基层医院构建起“中医远程会诊”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让基层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电视”上看病真新鲜
今年65岁的绛县居民刘维生3个月前查出了直肠癌,“年纪大了,没精力也没条件到处找专家看病,原本想着就在我们县中医院保守治疗,没想到通过这个大屏幕,就能请省城的大专家会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头一次这样看病。真是一件大好事!”
“给基层医疗机构帮了大忙!”说起远程诊疗的好处,绛县中医院薛燕燕医生感受颇深:“以前县里的患者如果想去省城看病,不但需要承担交通费、食宿费和误工费等各种就医成本,还有可能因为路程耽搁,影响疾病诊断,延误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现在,患者不用出门就可以共享省城中医院优秀的医生资源。能够和专家探讨病情,对我们基层中医来说,也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介绍,远程医疗不但可以实现优质资源下沉,还能有效减少医院非急诊患者的就诊人数,规避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的窘境,起到分流筛选的作用。同时,本院医生在出诊时间外,可利用其碎片时间进行远程门诊、会诊的预约,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最大利用。
高科技实现远程“望闻问切”
省中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利用中医远程会诊平台给外地患者远程门诊、会诊,已经纳入了省中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日常。“平均每月要接诊近50例患者,涉及脾胃病科、肺病科、肝病科、肿瘤科、心病科等16个科室31名医师。”至今为止,这台远程医疗设备已经服务了371名患者,实际出诊约7420个小时。
通过高科技智真系统的应用,远程平台可以为相隔两地的会诊医生提供高清晰图像和立体声音频,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望闻问切”等功能,提升诊断准确率。通过镜头的前后移动,放大缩小,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大到患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小到患者五官、舌苔等细节。 对于参加远程门诊、会诊的下级医院来说,他们需要准备的仅仅是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和音视频设备,即使没有计算机,还可以用手机视频代替,极大地减轻了下级医院的经济负担。
让中医“触角”伸得更长更远
依托远程诊疗设备,可以让中医的“触角”伸得更长、更远,据了解,山西省中医院在实现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功能的同时,还将逐步实现远程监护、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检验、远程咨询、远程查房等功能,在省内打造出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云上中医院。 刘光珍副院长介绍:“到2019年底,我院将为全省498家基层中医馆(包括各地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等)提供包括中医特色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库、中医辅助开方系统、远程诊疗和教育、中医治未病系统和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