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会上,我市经过改造后的小轮车赛场将再次“披挂上阵”,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展示高超技能提供优质舞台。3月22日,本报记者从小轮车赛场改造工程现场获悉,该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于3月底完工。
建成于2004年的太原小轮车赛场位于汾河景区湿地公园东岸、森林公园西侧,占地面积约33亩,观众可通过紧邻的跨越滨河东路的人行天桥进出。该赛场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承办了2008年小轮车世锦赛(北京奥运会资格赛)、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小轮车赛等多个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为满足二青会该项目的场地设置要求,我市启动了该场地的提质改造工程,对出发台、出发门、赛道、赛道护坡、主看台、附属用房、水电设施、景观绿化、场地监控系统、场地围墙(网)、大门、标识系统、道路等进行维修改造,总投资1000余万元。整个改造工作,按照全国同类赛场数一数二的标准进行。
和法国网球赛场类似,太原小轮车赛场波浪形跑道全部换成红土,且材料全部来自本地,节省了投入。红色泥土,无论是对现场观众还是电视转播,都会带来视觉上的极度舒适感。同时,这种材质的泥土,能让选手在比赛中充分感觉到十足弹性,更有利于技术发挥。
出发台是本次改造的又一大亮点,高度增加到7.2米,坡度加大到45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坡度更陡,符合国际标准。白色造型的出发台,与红色的跑道相互衬托,更具现代运动风范。新赛场还增加了供运动员休息、赛事准备、存放器材等的固定建筑,体现了本次大赛以运动员为主的组织风格。
现场欣赏比赛的观众也不需要再经历日晒雨淋之苦。经过改造,太原小轮车赛场观众席达到上千个,设置了坚固质轻的遮阳避雨棚顶。看台也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铺筑了花岗岩石材,看上去清洁醒目。小轮车赛场与汾河景区相得益彰,景区的绿树碧水掩映赛场,环境优雅,赛场让景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展。二青会后,赛场将继续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