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版权太原 >> 扫黄打非

山西省成立“有求必应”“管得宽”“啄木鸟”“红色管家”等专业队伍,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社区——

扫黄打非志愿者服务队成日常巡查中坚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作者:张君成 2021年08月19日 08:46

  “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社区是重要的阵地,而要想使相关工作有效推进,居民的认可是关键。这种认可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广度,能够送达所在社区的所有居民,做到全覆盖;二是深度,要将“扫黄打非”工作做实做深;三是可持续度,要持续做下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山西省“扫黄打非”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在进社区方面,注重将广度、深度、可持续度三者进行有效统一,让“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尖草坪区汇丰街道槐园社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北部新城,毗邻汾河公园绿色长廊,辖区面积0.96平方公里,共有13个小区36栋楼,1642户4272人。

  社区居民多、杂事多,“扫黄打非”工作如果只是“洒洒水”,成效将大打折扣。对此,山西省的各社区注重方式方法,稳扎稳打做好每一步。

  社区党支部书记吕芳告诉记者,为了将工作做实,槐园社区建立了“扫黄打非”专业化队伍,成立了“有求必应”“管得宽”“啄木鸟”3支志愿服务队伍,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扫黄打非’与‘志愿服务党员行’主题党日活动进行融合,成立‘有求必应’志愿者服务队,采用‘居民来点单,社区来下单,志愿者来接单’工作模式,精准有效地服务居民。”吕芳如是说。

  同时,为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槐园社区也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如结合小巷管家的机制运行,组织26位“闲人大妈”成立“管得宽”志愿者服务队;发挥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事业退休职工、大学师生队伍的优势,组成“啄木鸟”监管志愿者队伍,开展日常巡查等,形成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我们依托志愿者服务之家,多管齐下,主动承担了社区‘扫黄打非’巡查工作,成为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吕芳如是说。

  与槐园社区一样,太原市富力华庭社区也积极调动了所在社区居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平介绍,社区成立“8+3”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师”“红色管家”等参与“扫黄打非”志愿活动,解决了日常监管难题,彰显了坚决清除文化垃圾、增强居民文化获得感的深厚情怀。社区还发挥太原市“时代新人说”特色品牌效应,组织时代新人读书分享会、最美时代新人讲述会、华庭工匠新星公益讲座……“这些时代新人以行动做号令,以身教做榜样,辐射引领更多群众成为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员、吹哨员、守门员,共同构筑道德风尚新高地。”

  同时,富力华庭社区也将文化先锋打造成“扫黄打非”工作新力量,涵养文化生态。清音雅韵合唱团、阅读悦美朗读团、富力华庭管乐队等10支群团组织带头人,创作编排莲花落、歌曲、舞蹈、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扫黄打非”文艺节目,进一步培育风清气正的良好文化生态。

  打通群众参与“最后一公里”

  吕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保证“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六有”标准,社区还建成了“十有”站点、“十个一”宣传阵地,推动“扫黄打非”“十进”,让工作能够覆盖到社区的全部居民。

  其中,“十有”即:有办公场所、有骨干队伍、有工作制度、有依托平台、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有工作台账、有工作计划、有举报渠道、有日常巡查;“十进”即:进小区、进楼宇、进家庭、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商户、进公园、进广场、进街巷;“十个一”即:一名时代新人、一群教导员、一封百家信、一个口袋书、一本宣传册、一台文艺演出、一个红色阵地、一个主题公园、一个护苗广场和一条文化街。“可以说,这样就实现了阵地合一、活动合一、工作合一,打通了群众参与‘扫黄打非’的‘最后一公里’。”吕芳说。

  这种网络化的细致管理被山西省的许多社区采用。以同样位于太原市的富力华庭社区为例,它隶属于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办事处,占地面积0.3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759户,常住人口2.2万人。据曹平介绍,社区依托“迹忆”红色教育基地、“习墨庭”书画室等15个功能室,借助六大多媒体平台进行“扫黄打非”宣传,设置“一线一码一箱”监督举报渠道。

  除此以外,山西省社区还通过共建的方式,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覆盖。槐园社区发挥太原市军休三所的驻地优势,推进“扫黄打非”进军营,军民共建“双拥小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太原市双拥工作的重要文化品牌。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新建路小学、乐恩幼儿园这些首屈一指的学校均坐落于富力华庭社区,人文气息浓厚。社区通过与学校联建共治,实现了社区共建单位的“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我们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共同发起‘扫黄打非’倡议、手绘‘绿书签’‘蚂蚁力量’公益行动等‘扫黄打非’主题活动,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些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实现了家庭覆盖。”曹平说道。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鸣

  要想让社区的“扫黄打非”工作有持续性,就要让“扫黄打非”各项元素融入社区的生活中。为此,山西省各社区下了不少功夫。

  其中,槐园社区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题多用”的原则,在社区城市学院对面的小游园周边、内部绿化带和跑道旁,“见缝插针”地嵌入“扫黄打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元素,与社区的“扫黄打非”一条文化街、一个小广场组成宣传矩阵,重点开展了“护苗”“绿书签”等宣传行动,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侵权盗版和文化垃圾。同时,社区还打造了“扫黄打非”主题公园、文化街、护苗广场,广泛开展“扫黄打非”公共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活动,寓教于休闲活动、寓教于文化活动。富力华庭社区打造了“清朗小巷”,其中包含了内容丰富、色彩明快的灯杆道旗,新风广场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护苗长廊,融情于景、寓教于景,于潜移默化中营造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时代风尚。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也让他们在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扫黄打非’意识,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吕芳说道。

  为了让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富力华庭社区则通过创意卡通形象为“扫黄打非”工作注入时代文化元素,形成“扫黄打非”新风尚。比如,将具有社区特色的“扫黄打非”宣传大使“华华”“庭庭”加入“护苗”元素,其清新可爱的形象、率直纯净的气质,让居民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进一步提高了未成年人对“扫黄打非”活动的参与度。

  富力华庭社区也将文创产品融入“扫黄打非”工作中。社区设计“护苗”行动卡通笔、帆布袋,“扫黄打非”主题宣传杯等多种文创产品,通过结合特定符号、图片和文字,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使得工作有延续性。

(责编:版权太原)